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6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立夏嘗三新風俗
表情
明代民間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嘗新、饋節、秤人、烹新茶等俗。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中國國土廣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迎夏習慣。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經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裏就開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看著蛋殼慢慢變紅,滿屋香噴噴。茶葉蛋應該趁熱吃,吃時倒上好的紹酒,內灑些許細鹽,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除了吃蛋之外,還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線編織成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朋友們還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這天最快樂興奮的事,拄蛋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

  除了吃立夏蛋,這一天,還要吃些別的時令東西。常說是吃新鮮豌豆,據說吃了眼睛會明亮。還要吃“腳骨筍”,就是烏筍,燒煮成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也就是身體健康的意思。

  過去還有立夏秤人的習俗,用一杆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小孩坐在籮筐內或長柄竹箕裏,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老人們說立夏過秤可免疰夏。如果體重增加,稱“發福”,體重減輕,謂“消肉”。

  立夏當天還有些禁忌。比如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滿七根,方可百病消散。忌坐門檻,說這天坐門檻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也須再坐上六道合成七數,方可解魘。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了,已經見不到門檻了。還有這天白天不能上床去躺著,否則也會疰夏。

  在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乾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 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另外南京有“立夏嘗三新”的習俗。“三新”指櫻桃、青梅、鰣魚。 此外還有“送夏”的風俗,父母向出嫁的女兒送涼枕、羽毛扇、夏服南京人還喜歡吃豌豆糕,《金陵歲時記》稱:“立夏叫小兒騎座門檻,食豌豆糕,謂不疰夏。”

  傳說四月初八是浴佛節(釋迦牟尼生日),西域佛家弟子以黑黍飯祀之,在中國佛家也相仿效。因為烏飯可口,又有益於健康,立夏這天人們便爭相煮烏飯贈送親友,於是流傳成俗。溧水等地農民還用烏飯釀酒,溧水烏飯酒一般在生女孩時製造一壇,直保留到女孩長大出嫁之日方能開飲,所以此酒特別醇香可口。 現代人大多用黑糯米替代黑黍飯,也取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200 (by 是泰) | 理由: 分享獎勵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3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4-12 05:19 |
修竹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7 鮮花 x17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人們把濃濃的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人生難完美,完美不是人
一切平常心,萬事心常平
獻花 x1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4-12 22:14 |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 修竹 於 2010-04-12 22:14 發表的 : 1,6163380
人們把濃濃的鄉情演化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4-12 22:2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01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