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rendalit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推薦][硬碟] 【開箱】GEN 5 便宜 TLC 捨我其誰!美光P510 SSD Micron Crucial 固態硬碟

▲不要以為P系列就是 QLC,這隻可是貨真價實的美光自家 TLC 顆粒啊!

讀取/寫入速度高達 11,000 / 9,500 MB/s!!

破萬速度、TLC、竟然如今下放在P系列...終於這種甜甜時刻終於是來臨了嗎...?

從最高旗艦級到平易近人小資也負擔的起,美光都有非常齊全的產品線在供應,而且更新速度還超快!每一次的更新都令我感到驚訝,真不知道他們這麼勤勞瘋狂擠爆牙膏這樣卷是在幹嘛!但這必然是玩家之福!以至於現在連最最最親民的P系列,也升級到破萬速度的GEN 5 世代,而且不馬虎你給什麼QLC,而是TLC顆粒!

除了本次新上市的P510,美光還有哪些?到底出了哪幾隻??

▼不囉嗦,直接一表來看2025年8月最新出爐版本表!


真是大逆不道,居然超過T500~

所以這次開箱的美光 P510,直接就是把最新一線主流規格用超親民的系列來給玩家了!大家都知道P系列CP值有多高,先前大家最強首選,最高旗艦可能嫌太貴,最低等級可能嫌規格不好。那麼通常最優選擇肯定是T系列,但現在連P系列都來到了GEN 5 世代。破萬讀取速度一樣5年保固,簡直是超級CP值之作啊。

溫馨提醒:
要注意一下自己的主機板M.2是否支援GEN 5 x 4,如果晶片組還是在例如B560、Z690…等這些世代,有可能最高支援頂多到GEN 4 x 4,那樣的話速度就會限速到7千多左右。所以買的時候要留意一下自己電腦的其他零件是否也有對應的上才能享有最好享受喔~

▼上一下 P510 的規格數據


主要特色
• NVMe PCIe 5.0 M.2 (2280)

規格尺寸
• 5 年有限保固
• 動態寫入加速
• 多步驟資料完整性算法
• 適應性過熱保護
• 整合式斷電保護
• 主動垃圾收集機制
• 向下相容
• TRIM 支援
• 自我監控分析與報告技術 (SMART)
• 錯誤更正碼 (ECC)
• G9 NAND3
• 裝置休眠支援

其中1TB的數據比2TB的更優一些喔!

接下來帶大家一起進入開箱環節= =+分享一下買這支大概的樣子


▲簡單包裝、簡單拆法,從側面切掉貼紙就可以取出囊中物


▲P510 是 2280 的長度規格

2280同時也是常見標準長度,屬於SSD非常主流的市場規格。

PS. 2280是指它的尺寸,意思是寬22mm、長80mm唷!


▲美光有提供 P510 長達5年的有限保固,很不錯!

有些競品僅提供3年保固來說,美光不愧是大廠,給的很足夠。


▲資訊書與本體。其實那資訊書沒啥意思XD,可以直接丟


▲本體有塑膠包殼維持SSD四周不受碰撞影響


▲脫殼而出!


▲從金手指的地方來拍

有個老問題也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貼紙到底可不可撕掉?」

結論:不要撕。如果主機板有隨附散熱片,或者你想用自己買的他廠SSD散熱器,直接壓在貼紙上面就好了。因為一方面撕掉貼紙有失去保固的風險,二方面貼紙也有散熱、均勻受熱的作用。第二方面我不是很確定每個廠商是不是都有這樣設計,但基於第一方面的問題,就夠足夠讓人不要動手去撕掉它了。


▲背面來一張,右方可掃QR碼認清產品資訊


▲上主板!


▲跟她老大哥T500可以打招呼~

以上開箱與安裝結束!接下來來到電腦實測環節~

測試平台:
CPU:Intel Core i5-14500
GPU:ASUS Dual GeForce RTX™ 4070 SUPER 12GB GDDR6X
MB:ASRock Z790 Riptide WiFi
Storage:Micron Crucial P510 Gen5 SSD M.2 NVMe SSD
RAM: Micron Crucial DDR5 32GB(16GBx2)
Cooler:Fractal Design Celsius+ S36 Prisma
PSU:ASUS TUF GAMING 850W ATX3.0
OS:Windows 11 專業版 64 Bit

想說趁這機會,順手做個詳細步驟的心得紀錄

對於有經驗的老手這些可能太簡單,就請跳過了XD

SSD裝上去後不是馬上就能夠使用,所以我們得進入系統後進行硬碟啟用。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Win11,那應該幾乎一樣的流程~


▲Windows視窗處,點右鍵就會跳出這列表單,選「磁碟管理」


▲黑色那個就是未配置的硬碟,而正是我們P510


▲在該格上,右鍵點看看就可以跳出新增簡單磁碟區的選項


▲一般人直接選GPT(預設也是直接GPT)

為何不選MBR?這個講起來有點複雜,但相信我真的大多數一般人不需要考慮到那種複雜情況。如果真的很有探究精神就Google搜一下,M01上也有很多討論跟大神解說。

整個流程真的很簡單,沒有任何特殊要求的話,就是一直全選確定不會有問題。


▲直接說,如果有人還有以前機械硬碟分割磁區的觀念大可不必了,就直接下一步就好

雖說是個人習慣,但我建議2025的現在不用刻意在做磁區分割。以前老觀念是有當時的考量與規格上跟現在有滿大的差距。所以我才這麼說。

至於為何數字這麼奇怪不是1TB滿的?也是硬碟的常見問題到處搜都有,簡單講就是計算方式不同。所以這問題也是無須擔憂的點唷。


▲檔案系統選用NTFS格式也是最符合大多數人的正常情況唷

如果沒有考慮把此碟當隨身SSD,需要在蘋果MAC上使用。那照原始預設繼續設定下去就可以囉。


▲就這樣完成啦,全都是確定確定下一步的原始預設照著跑


▲安捏回來就可以看到正常啟用囉

那麼就回到測試環節嚕!


▲Crystal Disk Info 驗明環節


▲用 Crystal Disk Info 作跑分測試


▲用 AIDA64 作的 Read Test suite


▲用 AIDA64 作的 Linear Read

其實現在CPU、RAM、SSD都隨著技術的世代突破,越來越高速下,發熱量也越來越誇張。不過P510我有問到一個很棒的資訊,就是即使是無散熱片版本的。美光也有寫入安全防止過熱機制,所以如果真的在高速運轉導致發熱真的越來越燙時,P310也會自動調節效能與發熱量的權衡機制,讓電腦保持在安全的狀態。

其實有沒有散熱片也是個人選擇的部分罷了,例如PS5的外殼設計,或者應該所有的筆電,都無法使用散熱片。所以出這樣的款式就是為了讓不同的使用情境下,都有最好的選擇。

而美光的P510也考量到越高性能導致的發熱問題,真的是很有替玩家考量的好廠商捏!

後續T系列還會出更兇更猛的...美光真的出不完欸...但是基本上可以預料的到這隻根本就是拿來強壓市場份額的霸權之選!絕對是價格與性能上的最棒選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8-20 21: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29307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