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7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000000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勵志] 看見自己
紐約有一棟摩天大樓的老闆,每個月都為昂貴的電梯修理費苦惱,因為樓很高,電梯不是一叫就來,乘客往往等得不耐煩,一直連續按鈕,所以電梯鈕壞得很快。

人們雖看見電梯鈕已經亮了,還是要再按一下才安心,好像別人按的都不算,非得自己的「魔術指」按一下,電梯才會來。這個老闆在電梯旁貼很多告示,都沒有效,最後他貼出懸賞,若有人能使乘客改變習慣,給與厚獎。

結果一名心理學家在電梯門上裝了一片大鏡子,輕易解決了問題。因為鏡子使乘客看見自己的猴急樣,只要一站到鏡子前,立刻變有禮貌了,原先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鏡子前都成了紳士、淑女,耐心等待電梯,這就是鏡子的妙用。

很多時候,人不是故意要做出某些惡形惡狀,只是不知自己這樣做是什麼樣子,苦於不自知而已。

我一直很好奇,演化為什麼沒有使人的眼睛分開生長,一個看外面,一個看自己呢?人的兩隻眼睛專門看別人,如果沒有鏡子,人是無法知道自己長得什麼樣子。

這個「我」(self referent)是很晚才發展出來,嬰兒要到兩歲左右才會知道鏡中人是自己,靈長類除了黑猩猩外,其他猴子都不知道鏡中的動物是他自己。實驗者把動物麻醉後,將紅點塗到他臉上,醒來後再讓他照鏡子,結果除了黑猩猩會去摸自己的臉外,其餘都不會,表示他們不知道鏡中的人是自己,可見自知需要很高的智慧。

有個實驗非常有趣,實驗者想知道寄生在別人窩裡的小鳥,如何知道它自己是誰。像椋鳥(cowbird)專門把蛋下在麻雀窩,讓麻雀替它孵蛋,但椋鳥長大了並不會以為自己是麻雀,還是去找椋鳥交配。它如何知道自己跟養父母不一樣呢?

康乃爾大學的實驗者把剛孵出的椋鳥隔離長大,讓它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隻鳥,然後把一些小鳥的羽毛染色,另一些則保留原來顏色,等小鳥長到兩個月大,再把兩隻成年椋鳥放進實驗室,一隻染了色,一隻沒染,結果發現小鳥喜歡跟自己一樣顏色的大鳥在一起。這表示它會檢視自己,知道自己的特徵,在腦中形成樣板模型(template)將其他的鳥與自己相比,產生我們看到的「物以類聚」現象。

這個實驗很重要,讓我們看到動物可以檢視自己,知道自己是誰。演化雖然讓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別人的刺,看不見自己的梁木,但人發明鏡子彌補這項不足。或許當公僕看到自己對待頭家的冷面孔時,服務態度會好一點。

鏡子,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你說是不是?當您對鏡子笑,是否發現鏡中的人也對著自己笑,而您會發現鏡中的人,似乎越來越美麗、俊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1-27 17:0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46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