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0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黑暗正义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头衔:讨海人讨海人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鲜花 x23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 食品中防腐剂的毒
林口长庚医院 林杰梁医师

最近消基会连续发表国内的面线、零食类,大多数含有过量的防腐剂,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安。事实上,食品防腐剂是防止因微生物及霉菌的作用,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有预防食物中毒的好处。因此,加工的食品绝大多数有防腐剂。防腐剂分为无机和有机防腐剂两大类。其中,无机防腐剂有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及二氧化硫; 硝酸盐等。现已禁用的有硼酸、甲醛、水杨酸、苯酚、焦碳酸二乙脂等。在台湾最常被广为「不当使用」之防腐剂有:硼砂(传统市场中粽子、虾类)、甲醛(同时具防腐、漂白作用)。一般而言,无机防腐剂毒性强,如硝酸盐; 甲醛(福马林)为致癌物质;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呼吸道过敏),故一般国家都禁止在天然食物中如新鲜蔬果使用无机防腐剂。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是毒性低的有机防腐剂。下面主要介绍有机防腐剂及其毒性。

1.苯甲酸及其盐类 :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因水中溶解度低,故大多数使用苯甲酸钠、钾两种盐类。根据WHO(1994)规定,使用苯甲酸钠的限量为1.0g/kg(0.1%)。过量使用苯甲酸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可与甘氨酸作用生成马尿酸,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化合而解毒。故符合标准者,对人体无害。因上述解毒作用是在肝脏内进行的,故肝功能不好的人不宜使用。过量食入苯甲酸则引起流口水、腹泻、肚痛、心跳快等症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局域网对方和您在同一内部网 | Posted:2005-02-15 07:1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7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