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65 個閱讀者
04:00 ~ 4:30 資料庫備份中,需等較久的時間,請耐心等候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黑暗正義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頭銜:討海人討海人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暫時性尿失禁
文╱謝卿宏
 泌尿道感染、精神性的原因、內分泌的病因等,都可能會引發暫時性的尿失禁,只要針對這些外在因素加以治療, 尿失禁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尿失禁的病因常是骨盆腔中支持膀胱尿道的組織發生斷裂或鬆弛所造成,然而,並非所有的尿失禁都是由於膀胱尿道的支撐出了問題,有些尿失禁是肇因於其他可逆性的「外在因素」。一般而言,這些「外在因素」中,有些是暫時性或偶發的,也有些是可以矯正或控制的,當這些「外在因素」排除後,尿失禁也就不藥而癒;所以,只要能夠做適當的鑑別診斷,針對這些「外在因素」治療,而不必對尿失禁用藥或做其他保守療法,就能解決患者的困擾。

造成暫時性尿失禁的常見病因有:
 
 ●譫妄:是一種像失智,而且是急性或亞急性發作的精神錯亂(混淆)狀態,任何的藥物或內科疾病(例如:肺炎、充血性心臟衰竭、深部靜脈栓塞症與骨折引起的疼痛)都可能導致譫妄。

 ●泌尿道感染:菌尿症常會刺激膀胱黏膜,而引發膀胱肌肉的強烈收縮,進而導致急迫性尿失禁,而且膀胱內的細菌所釋出的內毒素也會阻止尿道肌肉的收縮,而進一步引起壓力性的尿失禁,這種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停經後婦女身上,因為在年紀大後,身體的機能會逐漸退化,神經也會老化,所以解尿後膀胱容易有殘尿(餘尿);而且女性在停經後,由於生殖泌尿道萎縮退化,更易有泌尿道的感染。此外,高齡婦女泌尿道的感染症狀多與年輕女性不同,她們的膀胱炎的唯一症狀,常可能是尿失禁,而不會出現解尿疼痛或其他的不適。

 ●萎縮性尿道炎:停經後雌性素的缺乏會使得生殖泌尿道的敏感度增加,故容易有刺激的症狀,於是患者常會訴說尿道灼熱感、解尿疼痛或不適、性交疼痛、尿急與頻尿等症狀,而且尿道會變硬而沒有彈性,所以尿道不易收縮而會有尿失禁。

 ●藥物:在臨床上,任何作用在自主神經系統的藥物都可能影響下泌尿道的功能,其中較常見的藥物包括抗高血壓藥物、抗憂鬱劑和鎮靜劑或安眠藥,都會惡化尿失禁;此外,綜合感冒藥、抗組織胺和抑制充血的藥物也會作用在下泌尿道,而在服藥期間突然出現尿失禁。

 ●精神性的原因:尿失禁有時可能會被患者使用以喚起他人注意或操縱(弄)他人,此外,病人在極度沮喪或憂鬱的情形下,有可能根本不會在意尿失禁這回事,而任由尿流滿地。

 ●內分泌的病因:糖尿病和高血鈣症常會有滲透性的利尿效果,進而惡化原有的尿失禁。

 ●行動的限制:關節炎、臀關節損傷變形與步伐不穩都可能會讓患者在尿急時無法及時到達洗手間,而致尿失禁,因此,在患者行動無法改善之前,身旁應有活動式的馬桶以備不時之需。

 ●糞便嵌塞:在長期臥床與行動不便的患者中,大量糞便嵌塞在直腸常會擠壓到尿道、膀胱而引起尿失禁,所以,如果發現臥床病人膀胱脹大,而且有尿失禁的情形,就要檢查直腸、肛門是否有大量大便嵌塞在肛門前。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轉載自由時報新聞網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5-02-23 07: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690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