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8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oabearoa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8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儿积液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小儿积液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医星顾问马偕纪念医院
耳鼻喉科李国森医师
中 耳腔正常时是一密闭的空腔,里面充满着空气,与外耳道隔着一层耳膜,藉着耳咽管(又名欧氏管)与鼻咽腔相交通。耳咽管平时是关闭的,在吞咽、打哈欠时它会打开,使中耳腔的压力与外界达到平衡,也使中耳腔正常有的分泌液得以引流到鼻咽腔。因此任何会造成耳咽管阻塞或功能障碍的因素,均可使中耳腔成一密闭无法渲泄的腔。中耳的分泌液亦会因无法排泄而造成积液性中耳炎。这些积液可分为浆液性、黏液性和化脓性。

中耳有液体聚积时会影响耳膜的振动和中耳三小骨的传动,因此会引起传导性听力的下降,也常会有耳胀和耳塞的感觉。由于其中耳抽出液约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细菌,治疗方法和急性中耳炎相似,必须给予抗生素、抗组织胺剂和去充血剂等。此外尚可给予病童作耳咽管通气动作和多嚼口香糖以改进耳咽管机能。

如果是因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或腺样体增生者,在以药物治疗时,以类固醇作鼻喷雾治疗或施行腺样体切除术,可改善中耳积液的情况。如果仍反覆积液或持续积液三个月以上,可能会导致中耳发生变化或导致感音性听力障碍,因此只好装置中耳通气管。一般术后听力会获得极大改善,平均一年左右,通气管会自行自耳膜上排出,如果排出后仍会再发积液性中耳炎,则其治疗如前,甚至必须再次装置中耳通气管。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06 15:4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