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84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more12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總版主
級別: 總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913 鮮花 x433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2
[語錄] 向上第一義
佛陀說法時,常向弟子強調:這樣的法是第一義。最有意義、最好的道理就是第一義。出世法有第一義,世間法也有第一義:孝順父母是恭敬的第一義,濟苦救災是慈善的第一義,虛心向學是進步的第一義,勤勞節儉是致富的第一義。在此提出對治個人習氣的第一義,以供大家修身養性作參考:
第一、欲去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俗諺說「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早的醒來,精神抖擻,頭腦清楚,加上沒有時間壓力,可以從容地迎接一天的到來,無形中提高工作效率。久之,自然培養積極、不拖拉的勤勞習慣。「戒惰莫如早起」,不晏起是戒惰第一義。
第二、欲去驕字,以不菲人為第一義:人若自視太高,或恃位高權重、才智聰明、家勢財富等,而起輕蔑他人之心,容易養成驕慢習氣。《法華經》說:「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矜,就是自賢、自誇之意,佛教視為根本煩惱,不但障礙修行,且會招來苦果。欲去除驕慢,《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是最好的榜樣,他對人一律禮敬,不敢輕慢他人。因此,不菲薄他人是去驕慢的第一義。
第三、欲去奢字,以不浪費為第一義:名臣魏徵曾勸諫唐太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有些人盲目追求流行,以滿足物欲為首要目標,從不考慮即使家財萬貫,奢靡無度,也終有告罄的一天。因此,不浪費,是戒除奢侈最好的方法。
第四、欲去病字,以不頹廢為第一義:人的疾病分為兩種,一是身體的病痛,一是心理上的毛病。身體上的病痛,除了看醫生,也要注意運動與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等習慣。而心理上的毛病,如貪欲、瞋恨、愚痴、邪見,甚至懦弱、失志等,就要從心理建設下手。不管是那方面的毛病,第一要緊的,就是有健康的心理,切莫萎靡不振。所以要除病,不頹廢是第一義。
不管是出世法的修行,還是世間法的修養,惰、驕、奢、病都是成就與否的關鍵,提出這四個第一義,祈願大家能日有所長:
第一、欲去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第二、欲去驕字,以不菲人為第一義;
第三、欲去奢字,以不浪費為第一義;
第四、欲去病字,以不頹廢為第一義。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3-15 15:1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41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