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6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emg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品] 慈心起歡喜
歡喜心要從慈心學起。

慈,就是要讓人快樂;在此之前先訓練自己,每天都很快樂。慈,是喜悅、愉快的意
思,心不惶恐,沒有擔憂,才叫做慈。如果讓人快樂,自己卻是滿心煩惱,那也不算
是真正的慈。

慈心因為充滿喜悅,沒有惶恐,所以可以去除瞋恨心,以及世間動亂與煩惱。社會動
亂、不安寧,就是人人心中缺少慈,讓貪、瞋、癡煩惱占滿了心中,就無法冷靜,一
句不高興的話,就忍不住反彈、對抗;求不到的事就示威、爭取。動輒反抗示威,想
想這樣社會能安寧嗎?

心要靜,才能定

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不平靜,每個人的家庭能幸福嗎?所以家庭不幸福最終歸咎於人心
不冷靜,所以「心要靜,才能定」;心不靜,社會不會安定。要安定社會,必須先調
整家庭;調整家庭,就要先修好我們的心。

心調好了,身的修養自然呈現。修養足夠,家庭就能和,「家和萬事興」,大家內心
平靜,充滿歡喜、感恩,人人都很和氣,家庭、事業一定會興旺。人人事業興旺,社
會不富有也難。

人生會有諸多煩惱,只是一念觀念而已。想想我們在家裡,和家人相處是不是都客客
氣氣的?家人為我們準備好飯菜,有沒有說「感恩,謝謝」?

常懷感恩的心

用餐後家人收拾碗盤,我們是不是也一樣說「感恩,謝謝」?無論是夫妻或是父子、
母女,都能培養出將心中的感恩與愛,表達出來,如此增加家庭的幸福,你一定會很
珍惜這個家庭。

現在有很多青少年深夜都還流連在外,不肯回家;有的先生在外應酬,總是藉口應酬
而夜不歸營,那是為什麼?因為家裡欠缺吸引力與溫暖,也許回家會覺得是一種壓
力,所以心都飄浮在外,人也離家愈來愈遠。

要如何經營家庭,讓讀書的孩子認真讀書,下課會想趕快回家?這一定要夫妻彼此有
和氣互愛的形態,孩子會想念父母,回家就像倦鳥歸巢,覺得很溫馨、很溫暖。這就
是愛的循環,善的循環。

身為一家之主也要負起責任,給家庭安全感。雖然平常在外打拚事業、應酬很辛苦,
一定要有時間留給家庭,這是為孩子做模範。

調好自心,除煩惱

家庭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就是媽媽。家庭整理得溫馨、乾淨,散發美的氣氛,先生孩子
回來,讓他們覺得是一個很可愛的家,這個家庭必定是幸福的。

一個幸福的家是多方面的責任,先生有責任,太太有責任,孩子也有責任。每個人倘
若能守好自己的本分,一個家就能穩固和樂。

世間要讓社會富有祥和,需要眾多家庭組合起來。所以我們期待富有而幸福的日子,
必先調好自心,去除內心煩惱,培養一分歡喜快樂,再將之散播出去,人人都歡喜快
樂,社會自然就不會有動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02 20:11 |
aa155073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慈心就是要促進身心健康,造就圓滿人生。

慈心就是要回復大地元氣,饒益世代子孫。

慈心就是要推廣慈心事業,建立誠信社會。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01 17:49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hemg於2004-11-2 20:11發表的 慈心起歡喜:
歡喜心要從慈心學起。

慈,就是要讓人快樂;在此之前先訓練自己,每天都很快樂。慈,是喜悅、愉快的意
思,心不惶恐,沒有擔憂,才叫做慈。如果讓人快樂,自己卻是滿心煩惱,那也不算
是真正的慈。
.......
有時候歡喜心就是要好好的學起及做好啦
對自己也會比較好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10-19 22:5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18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