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8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peterhsu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中 歐][轉貼] 黃金時期
黃金時期
建築:黃金時期 950到1500年間教會建築激增,羅馬式和哥德式風格是法國建築輝煌時期的代表。在中古世紀人的觀念裡,羅馬式教堂建築中高舉起的帷幕象徵著一場性靈之旅。刻在石頭上的聖經說教堂的前廳是加利利,詩班是耶路撒冷,"這是一條由見證通往來生的路。"讓人不解的是羅馬風格的藝術傑作也源自於中世紀的宗教唯物論。在1050到1350年的建築全盛時期,總共興建了380座大教堂,500 座重要教會,以及無數的小教堂。
當時尚存於法國城市中的羅馬建築曾經給予中世紀建築者靈感,在950-1150年羅馬式時期,人們將古羅馬建築物上的石頭拿來重新利用,建造圓拱門、厚牆、椎形尖塔和堅固的鐘樓;這些建築有的是不具裝飾的樸素土窯,有的則擁有富麗宏偉的壁畫。 曾經受到羅馬帝國統治或是與義大利接觸頻繁的地區,羅東式藝術就越興盛。 手藝精湛的倫巴第人(Lombards)將羅馬式藝術由北義傳遞至法國,羅馬式藝術在這塊沃土上不但展現自己的特色,甚至凌駕了義大利本土的成就。羅馬式藝術的成功反應出宗教勢力的復甦和修道院制度的普遍。
當地的石材:不論是它金黃色的石灰岩、灰色的花岡岩、粉紅色的沙岩、或者是南方玫瑰色的紅磚,都被拿來普遍應用。法國隨處可見的石造拱頂,既有防水效果,又能形成空間上的一致性:若是以石牆搭上木頭的天頂,兩者間就無法不產生縫隙;桶形的拱頂建築較受人喜愛,這些尖形或半圓形剖面的拱頂相互交錯而綿續不斷;雕刻品和山牆三角面部份刻上草書大寫字體,使建築物更加精細繁複。 基督和最後的審判是最常見的插畫題材,此外,象徵性的葉飾和神話中的野獸也經常見到。
地區性的風格 勃艮第至今尚保有珍貴的羅馬式藝術文物。佩瑞勒莫利亞(Paray-le-Monial)就是克拉尼修道院的縮影,克拉尼雖然今日已遭破壞,但是它曾經是歐洲最大的修道院;特呂斯(Tournus)是羅馬式藝術早期的建築傑作,只有斐傑雷(Vezelay)的長方形會堂可與之媲美。從亞維儂到亞爾薩斯,從朗格多克到普羅旺斯,許多地方都誇耀自己的建築獨特性,可是實際上,勃艮第才是羅馬式建築最密集的地方,而且風格獨具創意;至於普羅旺斯高而狹長的教堂風格就比較保守;亞爾薩斯羅馬式藝術因為受到萊茵河區的影響令人感覺累贅;朗格多克的建築則具有圓頂蓋的特色。一般說來,北方羅馬式建築的中殿含側廊和雙塔樓;相對地,南部的中殿多是圓頂無側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北京市 | Posted:2005-10-03 01: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104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