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4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8611071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輻射污染 癌症導火線
【來源出處】 轉貼 中國時報

二次世界大戰末,長崎、廣島受到原子彈爆炸,而後俄國車諾比發生核能災變事
件,乃至國內輻射屋等相繼引起輻射污染事件,輻射污染事件導致癌症發生率升
高的情形時有所聞,也受到民眾關心與討論。                                  
  長崎、廣島因原子彈爆炸,而後罹患血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一百倍,而乳癌、胃
癌等癌症也隨時間的推移,發生率也有上升趨勢。而在車諾比核能災變的地區,
放射性碘所造成的兒童甲狀腺癌也有驚人的高發生率。                                
  一般而言,放射線中的α、β、γ等射線有極高能量,物質一經照射即產生電
解現象,使細胞內產生離子或過氧化物質,進而破壞細胞核的DNA,可能會破
壞整個細胞,或改變細胞的代謝。
  而且,這些放射線的傷害會一次一次地累積在DNA中,因而增加得癌的風險,
尤其現代人生活中,各項污染有時難以避免。
  例如,時常飛行於高空中的空服員,雖輻射劑量是微乎其微,但長時間累積,加
上其他的X光檢查,也多少有其風險存在;長期在鈾礦中工作的礦工,可能也有
輻射污染之虞。其他像光熱電波磁場可能與輻射有關,雖未經證實,但值正視
此外,臭氧層破洞已是21世紀世界要共同面對的難題,臭氧層可以吸收對地球
生物有害的紫外線,進而預防皮膚癌的發生。由於臭氧層受破壞,紫外線直接
照射到人體皮膚之機會大增,特別是白種人對紫外線最敏感,黃種人次之,如何
做適當日曬,避免強烈且直射的日曬,使用防曬品,以避免直接接觸紫外線,
都是現代人該加強注意的。                                                    
醫用X光檢查 也別過度                                                    
  人類平日接觸的輻射量中,約80%是來自於自然界,包括宇宙的輻射及地球上
的放射性物質,其餘20%來自於診斷用,包括胸、腹部等各式常規的X光檢查,
還有電腦斷層、骨骼掃描等;年輕婦女接受太頻繁的乳房X光檢查,也會累積輻
射劑量。                                                    
  全世界每年要做幾十億次的X光攝影檢查,所以影像醫學部的醫師與技術人員
均要有適當的防禦措施,並定期檢查放射劑量,像乳房X光攝影一次檢 查劑量
大約0.1雷得,大約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三個月所接受到的總劑量,而胸部X光
則更少,大約乳房X光片的七分之一,此劑量極小,致癌危險性低,但其劑量結束
為多次累積,故要衡量利弊,以決定檢查的間隔。



【心得感想】

X光雖然是醫學上常用到的方式,可是本身還是會帶有負面影響,而這個影響可說是非常的深遠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0-03 19:5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59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