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2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milky168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秋冬心血管疾病好發 慢性病患飲食須忌口
【來源出處】 http://hk.epochtimes.com/b...1122008.htm

秋冬季節早晚氣溫變化大,加上飲食習慣大幅改變,運動量減少,極易引發心血管、腸胃、憂鬱症等慢性疾病復發。醫師今天提醒,民眾進補或吃火鍋時應適量,並避免高油脂、高鹽食物。
根據統計,台灣人常見死因已經以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為主,而發生原因大多都跟現代人精緻、西化、暴飲暴食、宵夜、應酬喝酒等飲食失衡行為有關。

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表示,秋冬因季節轉換,氣溫下降導致血管收縮,心血管疾病患者十分容易發病,冬天日照減少也易加重憂鬱症的病情,而民間傳統講究進補的習慣,更是民眾攝取過高熱量與脂肪,甚至造成腸胃或肥胖等問題的主因。

鄭金寶建議,若是憂鬱症患者,在秋冬時不妨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C、E及鈣質、甜食等食物,此外例如白木耳、青花菜及地瓜等高纖維食材,都有助於對抗憂鬱症,另由於腦部的熱量來源主要為葡萄糖,因此,憂鬱症患者睡前,也可以飲用香蕉牛奶,幫助入眠。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則指出,據以往臨床經驗,冬天心臟病、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病例都會增加,而發病原因多是因為攝取過多熱量,加上天冷懶得運動,才使得心血管負擔增大,導致動脈硬化。

蘇大成說,高熱量、高油脂及高鹽份的飲食,是慢性疾病患者秋冬飲食調配的大忌,尤其是各類的火鍋料理;因此呼籲民眾,吃火鍋時最好不要過量,高湯也要控制在一至兩碗的份量;另糖尿病患則要特別注意遠離精緻食物、甜點、薯條等,易讓血糖急速上升的食物。

營養科醫師也強調,正確的飲食觀念在於均衡攝取,民眾不要誤以為少吃蛋、肉,減少膽固醇就足夠了,因為飲食是很多元化的,平時多吃全榖類的雜糧、核果及蔬菜、水果,才是預防慢性疾病上身的自保之道。



【心得感想】

不只慢性病患飲食須忌口
家裡有上了年紀的長輩更要特別注意
早晚氣溫變化大,極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復發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7 12:1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71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