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2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ili168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養身] 大豆蛋白 心血管健康好膳食
大豆蛋白 心血管健康好膳食

http://www.bbsfans.com/tcbb/myi...4&boardid=150

亞洲人大豆的消耗量比西方人高30~50倍,許多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較低。亞洲國家無論男性和女性,大豆製品的消耗量與血清總膽固醇含量成顯著負相關。許多臨床研究顯示,攝入大豆可對血脂產生有利的影響。

1999年Anderson對38個有對照的臨床研究顯示,大豆製品的攝入量在31~47克/天,可使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分別比基礎值顯著降低9.3%、12.9%和10.5%,並使高密度脂蛋白略微升高2.4%。攝入大豆的作用與基礎膽固醇水準有關,血膽固醇水準越高,作用越明顯。由於大豆蛋白這種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可以潛在的使冠心病的危險性降低20%~40%。

大豆中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瞭。有些學者認為大豆蛋白可以調高被高膽固醇血症抑制的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的表現,這可解釋何以大豆對血脂正常人的總膽固醇無明顯降低作用。

大豆中含有許多生物活性物質,尤其是異黃酮類,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大豆蛋白中精氨酸含量高。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合成的底物,具有舒緩血管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增加精氨酸攝入量,可誘導餐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比值降低,使脂肪合成受抑制而導致血清總膽固醇降低。

大豆蛋白與其天然相伴的大豆異黃酮,對降低總膽固醇有協同作用。此外,還能抑制血小板凝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易感性、減少平滑肌細胞移行和增殖的作用。大豆異黃酮無論是否有大豆蛋白的存在,都有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此外,大豆異黃酮作為植物雌激素,可與雌激素接受器結合,具有與雌激素相似的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每天攝入25克以上含有大豆異黃酮的大豆蛋白,可降低高膽固醇血症,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由此看來,低脂肪、高蛋白(20%-25%的總能量),含大豆蛋白25克/天的膳食,將比傳統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更能改善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心得感想】:
我早餐經常喝豆漿,也是希望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 此文章被lili168在2005-12-22 16:35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18 08:3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05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