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4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ili168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非常禽況防疫大作戰
張翠芬、曾靖華整理


現在全世界都聞禽流感色變,但是禽流感是什麼?真的那麼可怕嗎?有沒有防治的辦法是可以自己來做?

本專題從提升身體免疫及解毒排毒力切入,除了以醫療角度剖析外,還提供食療、運動、穴位足部按摩等全方位的保健方法,教你遠離禽流感和疫病危害。


醫療篇

知己知彼 對付禽流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近20年來,新出現和捲土重來的傳染病至少有30種,而現在可能引發的「禽流感」大流行,正是其中之一。

★人流感 禽流感 新型人流感

禽流感就是家禽鳥類的流行性感冒。而人類的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不一樣,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般稱為流感。

禽流感可怕的地方是,兩者的病毒極有可能在適應物種時發生變異,造成跨越物種傳染,形成人傳人的大流行,我們稱之為「新型人流感」,非常容易致命,這才是最令人恐懼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當人類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狀,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感染者)。根據越南感染H5N1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目前西醫的抗流感病毒藥劑有兩類:(1)M2蛋白抑制劑:如Amatadine,但已知目前的H5N1病毒具抗藥性且具較多副作用。(2)神經胺酉每抑制劑:如:Oseltamivir(Tamiflu,克流感)、Relenza,它對A、B型流感均具良好治療效果,但需於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使用後可縮短病程、減輕疾病症候嚴重度、減少併發症發生率;此類抗病毒藥劑對於禽流感病毒如H5N1亦可有療效。

★疫苗 效力只有半年

對抗流感,最常見的方式是注射疫苗。但是疫苗的效力只有半年的時間,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注射後就萬無一失,喪失了警覺心。

同時,流感病毒很容易變種,所以醫界和科學家每年都必須研發新的疫苗來對抗,所以大家必須每年接種疫苗才行。

而且,在美國,疫苗只推薦給有高度獲得感染性可能的人,如老人、免疫機能不足的人(包括癌症患者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患有慢性支氣管肺病、心臟疾病、新陳代謝及腎功能異常、慢性貧血的人,這些人應每年接種疫苗。

★自我保健十不五要

預防勝於治療,防病於未然,應是防治禽流感的最高指導原則。

十不原則:

1「不」靠近、接觸及餵食候鳥及ㄧ般禽鳥。

2「不」至禽流感流行地區參觀禽鳥的養殖或展示,不私自攜帶禽鳥入境。

3「不」讓飼養之禽鳥與其它不同類飼養禽鳥(雞、鴨)、家畜(豬)混居。

4「不」將飼養之禽鳥(鴿類)野放。

5「不」購買來路不明之禽鳥肉品。

6「不」碰觸、販售、購買及攝食罹病禽鳥。

7「不」隨意棄置病死禽鳥。

8「不」自行宰殺禽鳥。

9「不」生食禽鳥類製品(包括蛋類及相關產品)。

10「不」去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五要原則:

1、「要」勤洗手:避免接觸活的家禽可以將受染的機會減至最低,而在接觸禽鳥肉類及排泄物或處理活的家禽後,應馬上用肥皂及清水清洗雙手,禽肉煮熟後沒有傳染疾病之虞,但料理過程中的汙染,仍須注意。正確洗手五步驟:一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並抹上肥皂或洗手乳。二搓,手心手背指縫互相搓揉約20秒。三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四捧,捧水將水龍頭沖乾淨再關閉水龍頭。五擦,將手擦乾或烘乾。

2、「要」熟食:禽流感病毒不耐熱,56℃加熱3小時、60℃加熱30分鐘、100℃加熱1分鐘即可殺滅,故雞肉、雞蛋均應熟食。

3、「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開朗、減少壓力,以提升自體免疫力。

4、「要」打「人流感疫苗」。

5、「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每天量體溫,一旦有類似感冒症狀出現時,應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撥打177醫療諮詢專線。

中醫篇

中西醫聯手 最佳策略

由於用疫苗對抗流感有其侷限性。追根究底,如果能結合中、西醫學,增加自身抵抗力,才是最好的防疫之道。

中醫對於瘟疫(大多與病毒有關)的防治,其要點是設法改變人的機體內環境,使其不再適合病邪的存活。與西醫先去清除病邪所屬病毒和細菌再去治病的方法不同。

「瘟疫」二字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說明疫邪的傳染性是極強的,無論年齡大小,凡是傳染病的「疫」疾,臨床症狀極為相似;而隸屬傳染病的「禽流感」,其相關特徵與「溫病」、「瘟疫」相似,故可借鑑溫病學的相關知識來輔助「禽流感」的診治和預防。

★扶正祛邪 預防禽流感

中國醫學認為具有免疫功能者主要為五臟,臟象功能健全,氣充血盈神旺,則機體免疫功能正常;臟象功能失調或不足,氣虧精耗神竭,則機體免疫功能失職或缺陷。簡單來講,就是人體生病後,病邪與正氣進行激烈的抗爭,如果正氣能戰勝病邪,有時即使不吃藥、不治療,病人一樣能康復。

為了驅除病邪、激發正氣(扶正祛邪),對於「溫病」乃至「瘟疫」,中醫學有一套嚴密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方法,綜合四診(望、聞、問、切),並結合五運六氣學說,在患者發病後,找出病邪屬性(寒、熱、虛、實),再辨證論治,設法調理人體正氣,改變失調的內在環境,使之不再適合病邪存在。


★四類中草藥 提升免疫

在此介紹有助於提升免疫力的中藥:

(1)清熱解毒類:可選用連翹、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貫眾、蒲公英、紫草、忍冬藤、野菊花、魚腥草、紫花地丁、土茯苓、白茅根等。

(2)芳香化濕類:可選用蒼朮、霍香、草果、佩蘭、薏苡仁、桔梗、香薷、茵陳、青蒿等。

(3)宣肺透邪類:可選用蘇葉、荊芥、防風、薄荷、葛根等。

(4)益氣養陰類:可選用太子參、黃耆、黨參、白朮、西洋參等。

若有類似症狀的患者,應請合格中醫師依辦證論治之方法,開立正確的中醫處方,以達到確實療效。

◎諮詢/林昭庚(中國醫藥大學教授)、林松洲(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孫安迪(台大醫師、免疫學博士)、吳建勳(中西醫師)、陳潮宗(中醫師)




【心得感想】:
如有流感徵狀便要看醫生,並要戴上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 此文章被lili168在2005-12-21 21:15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24 07: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77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