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9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巴士屠夫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章表情[轉貼資訊] 閃電2號   Opel Astra GTC 1.8
來源~一手車訊




  德國造車工藝聞名全球,豪華的科技配備、紮實的組裝品質、乃至於優異的操控性能,都是讓德國汽車站穩世界舞台的重要籌碼。Opel與VW同為德裔血統,卻無法攀上如雙B、Audi般的崇高殿堂,在德國當地皆屬較具親和力的品牌,由於定位與屬性相近,近年來彼此間的纏鬥未曾停歇。為強化產品競爭力,Astra在打造第三代GTC系列時,不僅在外觀作出大幅修正,並依買家需求將產品一分為三,除了處於中間地帶的GTC 1.8S及標榜性能鋼砲的GTC 2.0 Turbo,當然還有一款入門版的Hatchback-GTC 1.8。雖然1.8升動力無法與2.0 Turbo匹敵,但若不是過分要求強大動力、卻又期望擁有動感跑格的車迷而言,反而成為另類的選擇,尤其對希望一嘗駕馭德國車的初階買家而言,一百萬元的售價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中控檯的架構仿照五門車款的設定,雖然呈現偏冷色調,但卻因而營造出極簡的科技風格。

外觀充滿視覺張力
組裝品質展現細膩


Astra GTC最引人入勝之處,首推由銳利線條與肌力鈑件構成的車體,三門的設定並非單純地將五門車款去掉兩個門,而是自頭至尾重新加以打造,若從車頭至車尾環伺一周後,可發現其剛毅中又帶點圓融,誇張的飾線蘊藏了深邃的暴力與狠勁。1.8雖無配備2.0 Turbo的HID氙氣大燈,但三管投射式大燈卻經由透明燈殼清晰呈現,仍舊成為注目的焦點;前氣霸的鹵素霧燈與鑲嵌寬幅的鍍鉻銀翼閃電水箱護罩,從正前方望去感覺氣勢凌人;車身同色握啟式車門把手與防護飾條,展現出一體成型的美感,而車頭線條也一直延伸到車尾、彼此連成一氣。其大膽誇張的勾勒,一問世便搏得全球車迷的讚揚,與傳承意味濃厚的五代Golf同樣受到市場矚目。


與2.0 Turbo採用相同的金屬銀飾三環跑車儀錶,即時在高速行駛時也能迅速判讀到所有資訊。

若單從外觀窺探,很明確地感受到設計者的大膽與創新,尤其是與五門車型相較,其在車頂處作了適度的降低,營造出動感的視覺張力,C柱部位也大幅下切與車尾完美互搭,營造出十足的科技感;雖然輪胎由215/45R17、225/40R18(選配)的規格,降低至195/65R15的尺碼,但筆者認為如此反而更適合這個車身大小,且也能兼顧到舒適性,2.0 Turbo所配置的輪胎尺碼,雖可突顯鋼砲本色與行路操控,但乘坐舒適度也因此被犧牲。當踏進GTC 1.8的座艙後,以類鈦銀飾條布局的空間,帶給人簡潔洗鍊的感覺,車艙內部走的是冷色調,並無太多花俏的色彩,即使單純卻不顯枯燥,亦不會有塑料過重的感受,中控檯介面的規劃簡單且清爽,當我們試著操作介面時發現,空調、音響的旋鈕頗大,十分方便就手,惟獨電台頻道的調整鍵設計過小,在高速行駛時操作容易分心,所幸方向盤具備音響快撥功能,適時彌補了這項缺失,因此在便利度方面並沒有被扣分。


專屬GTC的三幅式方向盤獲得沿用,透過上方的快撥功能駕駛,可於行車過程中輕鬆切換音響系統。

座艙布局動感取向
乘坐空間頗為舒適

GTC系列與五門車款採類似的布局模式,但風格設定上卻大異其趣,偏重運動化的氣息可以明顯嗅出,但不論是組裝品質或用料作工,這款車都發揮得恰到好處;1.8版本雖沒有配置與2.0 Turbo一般的皮/布雙材質跑車座椅,但也採用銀織布跑車式樣,實際體驗的感覺,發覺左右包覆性絲毫不遜於2.0版本,側向支撐度也在水準之上,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到疲累。過去專屬於GTC系列的三幅式方向盤,目前已廣泛使用於Opel旗下眾多車款,包含剛於國外進行小改款的Vectra全車系,均使用這組多功能方向盤,由於握感相當紮實,即使輕輕觸碰,都能強烈感受到屬於德國車獨有的細膩作工。



CD/MP3音響輸出功率達4×20W,搭配7音路環繞喇叭,視聽效果極佳,但電台調整鍵卻設計過小、影響操作。


後座空間並沒有因低斜車尾而影響舒適,寬敞程度甚至不輸一般傳統小型房車,表現算是可圈可點。


在儀錶板部分,1.8與2.0 Turbo採標準三環式跑車儀錶,由於造型突出顯眼,即時在高速行駛時,也能很清晰明快地判讀到必要資訊。車身尺碼與前一代相較寬裕許多,尤其是軸距由原本的2606mm提昇到2614mm,使得過去較為狹隘的缺失有了明顯改善,雖然車頂線條變得較低卻也更為流線,但頭部不會感到壓迫,就前座空間為例,膝部雖稱不上寬裕但左右兩側卻展現舒適。比較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後座部分,因為從車體外觀看來,會覺得低斜的車尾恐影響後方乘員的舒適度,然而實際乘坐後,驚覺其寬敞的程度不輸一般傳統小型房車,單就一部Hatchback來說,表現算是可圈可點。



BID多功能資訊顯示幕將駕駛人必要的訊息加以整合,其中包含時間、日期、車內溫度與音響等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2-27 14:2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19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