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77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ulu5566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6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成人] 關愛你的“花園”
轉貼自 彩虹動感論壇

在大陸內地,女人們把清洗外陰部,說成是“用水”,
給小女孩子洗外陰,則說成“洗屁股”,如此等等。
總之,不好意思提起外陰的事情。
如果女人們的外陰部位生了病,她們中許多人也不好意思看醫生。
其實,作為女性,你應當經常關懷自己的身體,包括外生殖器的健康。
所以,不妨經常自查外陰。
女性自查外陰的方法,概括起來有三個字,即“望、聞、觸”。
所謂“望”,可以用一面小鏡子,放在外陰的下面,
前後左右移動鏡子照視,借助鏡子的幫助,觀察自己的外陰部。
另外,通過觀察陰道分泌物,如白帶和經血的顏色、清濁、稀稠,
也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正常的白帶是清白顏色的稀薄液體,
正常經血是鮮紅色或淺紅色,有人還會有少許血塊。
“聞”,是用鼻子嗅一下分泌物、經血或外陰部散發出的氣味。
一般正常的氣味是清淡的腥味、汗酸味或無味。
如果出現了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氣味,就可能出現了問題。
“觸”的時候,先把手洗乾淨,用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的“指腹”(俗稱“指肚”),
從“陰阜”部位開始,從上而下,順序按觸外陰,直至肛門。
正常觸摸外陰的時候,感覺應是光滑、柔軟。
如果不要用力去按,也不會感到疼痛,
當然,正常的情況下也不應當摸到有小的結節或腫塊。反之,則可能有病。
為了便於自查,應當簡單了解一下女性外陰的一般解剖名稱。
外陰指的是生殖器官外露的部分。
女性外陰長陰毛的部位,稱為“陰阜”,這裡是恥骨聯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墊。
其下,依次為“陰唇前連合”、“陰蒂系帶”、“陰蒂”、“尿道外口”、
“陰道前庭”、“處女膜”、“陰唇系帶”、“陰唇后連合”、“會陰”和肛門。
“大陰唇”是靠近兩側大腿內側的一對隆起的皮膚皺襞,起自陰阜,
止於會陰。“陰唇前連合”與“陰唇后連合”之間的兩側,
有“小陰唇”﹔“小陰唇”的外側則是“大陰唇”。
大、小陰唇之間有一條“唇間溝”。大陰唇與陰阜、會陰相連,其間並無界限。
只有掰開大陰唇,才能看見小陰唇、陰蒂、尿道外口和陰道口。
所以在自查的時候,要分開大陰唇,否則看不清楚它所遮擋的結構。
在自查的過程中,可能發現某些異常情形,那時就要引起自己的高度注意,
或者及時去醫院的婦科詳細檢查。
常見的女性外陰疾病有如下一些:
(1) 外陰損傷
外陰損傷是女性常見的症狀之一。
發病原因多數為騎跨式跌傷,如騎男式自行車時意外的急剎車,
或上下車時陰部遭到猛烈碰撞,外陰部位受到暴力打擊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外陰部有嚴重的挫傷,可有疼痛,能見到皮下淤血或血腫。
(2) 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是一種性傳播疾病,一般與不潔性交有關。
發病時,外陰瘙痒,分泌物增加。早期外陰部的皮膚、粘膜粗糙不平,
隨後可摸到小結節或腫塊,樣子為毛刺狀,或者像大小不等的菜花狀、
雞冠花狀的灰白色腫物,多分布在小陰唇的內側、
大小陰唇之間的唇間溝、會陰和肛門。
(3) 假性濕疣
假性濕疣不是性傳播疾病。在陰唇內側可以看到有小米粒大小的淡紅色疹子,
兩側對稱,分布均勻。
(4) 外陰腫瘤
女性外陰的良性腫瘤,如乳頭瘤、纖維瘤等,並不多見。
它們是生長在大陰唇外側的單個腫瘤。
常見的惡性腫瘤是“外陰鱗狀上皮癌”。在外陰部能摸到硬結或腫物,
常伴有疼痛或瘙痒,有的病人在外陰部位,還會長有經久不愈的潰瘍。
(5) 外陰白色病變
外陰白色病變,也稱為“慢性外陰營養不良”。
有一種外陰白色病變,一般發生在30~60歲的婦女,
主要症狀是外陰奇痒難忍,抓破以後伴有局部疼痛。
外陰皮膚增厚,顏色多為暗紅色或粉紅色中,夾雜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塊。
如果發現有外陰白斑,應當去詳細檢查治療。
過去,曾經認為它可以癌變,所以主張早期切除。
現在,雖然醫生們已經不主張早期切除,但是,還是要病人積極治療。
有白色病變的人,更要保持外陰部位的清潔乾燥,
不要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藥物清洗外陰,也不要用手去搔抓,
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衣服要寬大,不要穿不透氣的人造纖維內褲

【心得感想】

人們通常不好意思把生殖器官掛在嘴邊,
所以把自己的外生殖器部位,稱為“下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6-02-13 16:3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58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