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2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election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尼泊尔游记 初到加都
2002年3月的某一天,终于有机会下岗的我背上行囊穿越了祖国的大片土地,从北京到江南、从江南到云南再走滇藏到拉萨、从拉萨到阿里转山再到尼泊尔。背囊虽沉重却显得那样轻松,路上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我一直认为人就应该这样活着。旅途中吃的好也睡的稳,体形也日见合理,人轻松极了,那时的我有一股从没有过的健康活力。
(这篇游记全部真实,可能很长,要分多次写完陆续发出,请谅解)
附录主要人物简介:
导演:是我在云南拍摄元阳梯田认识的。台湾人,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我们一同走过云南和阿里的大部分路程,已经成了很好的铁哥们(怎知后来却为情和我分道扬镳)。
海军:深圳小老板,猛锌岣纾岚巧剑牡胤浅:谩N颐且煌蛋⒗镒皆俚秸聊尽K途钭犹崆耙惶烊チ四岵炊遗愕佳菰谡聊敬笙抗韧讲脚纳阋惶旌笠菜婧笕刖场?br> 绢子:酷爱登山,别看娇小柔弱,体力却非常好,转神山我一直在她后面呢。
TINAS:中国倒爷(不,应该说倒奶)。中年妇女,白胖,常年在加都走街串巷卖小商品。
KEMAN:也叫「哥们」。尼泊尔帅哥,中文说的很好,后来我们合开了个中文学校。
曾点传师:台湾佛堂主人,慈祥的长者。
冯先生:印度华侨,非常精明的中年商人。
林先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住加都办事处工作,人很好,经常「救济」我。
李先生:中餐大厨,加都马拉饭店工作,爱好摄影。
PRATIMA:尼泊尔少女。
POONAM:尼泊尔少女。
第1天:初到加都
5月23日的早上天气晴朗。十点和台湾导演到樟木的中国银行换美圆。凭有效签证换了250USD,比率是1:8.28,加上我昨天用2000RMB换的19500卢比(比率1:9.5),我估计至少能在尼泊尔玩2周。美圆是用来买加都飞香港机票的,听说香港大龙航空公司淡季只要170USD。
樟木是尼泊尔边境的一个小镇,只有一条街道,街道两边有很多店铺。这里也是中尼边贸重镇,每天有大量的货物进出。路边停泊着打扮古怪的尼泊尔货车和大部分来自青海的货车,还有一些跑西藏旅游的越野吉普车。一想到就要进入这个古老神秘的国度了,心理莫名的兴奋。上午11点退房,背上大包,甩开蜂拥而来换钱的小贩,我们大踏步走进中国海关。很容易办完手续准备入关。迎面上来一个白胖的中年妇女,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希望和我们一起包车到加都。这可让我们为难了,计划中我们打算徒步8公里走到尼泊尔小镇科塔里再坐公共车到加都,这样既节省旅费又可以慢慢体会一路的人文风光,有多好。可中年妇女行嘛,徒步肯定跟不上我们。
过海关时我主动填报了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否则回来就会让我上税。导演和中年妇女还说我多此一举,在一旁笑我太小心了,没人查的。我却不管,我要一切手续合法化。
禁不住中年妇女一再劝说:什么她在加都能找到便宜旅馆拉,什么徒步+公车10小时才到加都那时天已经黑了,什么咱们都是中国人互相帮忙之类的。于是我们决定和她一起走。
海关外等着几辆破旧的印度产小汽车,价格一致:包车2500卢比,130公里,4小时到加都。
听中年妇女自我介绍叫TINAS,经常在北京和尼泊尔之间跑买卖,卖的都是一些小商品,会说一些尼泊尔语,于是让她去砍价。砍到2000RS再也不降了,等我们准备走时又涨到2500RS,把我们气坏了。于是每人花100RS到8公里外的友谊桥,准备先过关再说。
从友谊桥向上可以看到整个樟木镇好像悬在半空中,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由于上游连日暴雨,桥下的樟木河大得可怕,黑黄的泥浆发出强大的声音,心理想着下游不会塌方吧。
过友谊桥在一处不起眼的破房子里,我们找到了尼泊尔入境处。没来以前就听说尼泊尔官员蛮横腐败,尤其对中国人,总是在签证上找茬收小费。
果然,我们的的护照被拿到里屋,尼泊尔官员在商量着什么。不一会儿回来,说我和导演可以过去,而TINAS不能过去,她的签证有问题。
一看护照我们就泄气了,TINAS的签证确实不行。她的旅游签证上明明写着到6月10号才能入境,看来并不是尼泊尔官员故意刁难。TINAS也够油的,早就想好打算拉我们一起下水,怎知尼泊尔官员也不是瞎子。
TINAS不会说英文,导演一直为她做翻译和尼泊尔边防官大吵。这时我们才发现TINAS不是一般人物,她拿出尼泊尔佛教开的邀请函,将在5月26日佛祖生日那天去参加重要会议,还说去过皇宫教皇帝中文,不让她过耽误正事所有责任你们来负。可尼泊尔官员好像很坚持原则,并不买帐。毫无意义的吵闹半小时后,我们感觉她肯定过不去了,而我们也尽力了,就打算尽快去赶公车。可这个女人本事真不小,居然在我们将要踏出门时被准许入境,盖了入境章。原来TINAS暗地塞给那官员800RS,看来有钱怎么都好说。
过了荷枪实弹的尼泊尔关卡,走200米就到了小镇科塔里,已经停了几辆破旧的公车大巴。问公车司机到加都价格和开车时间,什么?到加都只要40RS/人,哈哈,赶紧上车买票。
一小时后,我们已经颠簸在尼泊尔的土地上。沿着樟木河边狭窄的公路一直往南,我们进入峡谷。雨又下起来了,让我们触目惊心的是山涧里咆哮的河水已经不在清澈,而是泥石流,泥浆里翻着一辆白色吉普车。让我担心昨天先走的海军他们。
车开2小时到一个小镇停住,所有人都下车。原来这车只到这里,要去加都还要导车。我和导演无所谓,换就换吧。TINAS却很不满,和司机吵。又上了另一辆车,问清不用再导车了,票价60RS/人。
我们的巴士车一直在尼泊尔峡谷的盘山公路绕来绕去,每个小村寨都要停,于是陆续上来各种各样尼泊尔民众。他们当中最多的是学生。不到尼泊尔不知道,这里的小孩都非常漂亮可爱,黝黑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整齐的校服,爱笑又不认生。每当车子停靠我和导演都把相机伸出车窗一路狂照。
没想到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国家风光如此秀美,翠绿的山上,云层中点缀着点点红色的房屋,已经清澈的河水绕山而下。打开车窗,空气是没有任何污染的纯净凉爽。听TINAS说,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远处连绵的雪山。
路上陆续经过四个关卡,上来的尼泊尔士兵荷枪实弹,表情严肃。所有尼泊尔人都要下车接受检查。而我们外国人优待,只要坐在车上就行了。原来尼泊尔一直国家动荡不安定,毛派游击队和政府军正在打仗,因此路上盘查非常严格。这一点TINAS非常有感触,去年的6月1日儿童节尼泊尔前国王一家被杀,街上很乱,商店关门,人民罢工,旅游业也一落千丈,直到现在也没恢复。他们那时正在加都被困在旅馆几个星期不能出门,没处买吃的,给饿得够戗。
看来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想像中的加都现在还是白色恐怖城市吗。
越靠近加都两边的房屋越多,车也逐渐多了起来。只是这里的房屋一般都是独立2层小楼,破旧不堪,尼泊尔是个极端贫穷的国家,我看也就是中国70年代水平。
尼泊尔时间晚上9点(比中国晚2小时15分钟),我们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天已经完全黑了,城市小巴士也已经停运。我们只好打车去TINAS介绍的便宜旅店,招手停下的是辆类似奥拓的小车,去THANMEL要价200RS。上车后TINAS一直对的士司机强调:meter, meter,意思是让司机打表。但看得出司机很不情愿。
TINAS对我们说在加都最好打表,否则会被司机被胡乱要价。加都的士起步价格17RS,每100米1RS,晚上过9点加倍。
加都的街道昏暗又错综复杂,小奥拓车钻来钻去,忽然进入一片灯红酒绿的区域,两边店铺花里胡哨,街上的行人老外居多。这里和贫穷破烂的加都对比强烈而又不协调。原来我们已经进入加都最大的旅游区:THAMEL,我习惯叫它:汤卖了。
打车才花了60RS(相当于6元RMB)。我们住到了FLORID HOTEL,THAMEL中心一个别致的小旅馆。普通双人间150RS每天,便宜得要死,又有24小时热水。房间虽不奢华但很干净,比我以往住的中国旅馆好多了。TINAS则回不远处她住的旅馆,名字很逗:加得满都给他耗子(KATHMANDU GUEST HOUSE)。
告别TINAS,我和导演兴奋的来到街上。进入眼帘的一片异域风情,两边花里胡哨的店铺,从没见过的漂亮而有希奇古怪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光怪陆离的酒吧餐厅,匆匆走过的一对对外国情侣,一切都好像在梦中。
导演好像见怪不怪,原来他3年前就来过。我们一起到3年前他和女朋友一起吃饭的餐厅:拉萨饭店(LHASA RESTAURANT)。坐在3楼的这个藏餐厅能看到THAMEL街景,这里菜还是比较便宜的,只是啤酒比较贵,一瓶嘉士博要120RS。(待续)
下图说明:边境科塔里小镇巴士。左边背包者为TINAS正问司机价格和发车时间。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4-12-09 19:33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election于2004-12-9 19:33发表的 尼泊尔游记 初到加都:
2002年3月的某一天,终于有机会下岗的我背上行囊穿越了祖国的大片土地,从北京到江南、从江南到云南再走滇藏到拉萨、从拉萨到阿里转山再到尼泊尔。背囊虽沉重却显得那样轻松,路上的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我一直认为人就应该这样活着。旅途中吃的好也睡的稳,体形也日见合理,人轻松极了,那时的我有一股从没有过的健康活力。
(这篇游记全部真实,可能很长,要分多次写完陆续发出,请谅解)
附录主要人物简介:
导演:是我在云南拍摄元阳梯田认识的。台湾人,在北京电影学院读研究生。我们一同走过云南和阿里的大部分路程,已经成了很好的铁哥们(怎知后来却为情和我分道扬镳)。
海军:深圳小老板,猛锌岣纾岚巧剑牡胤浅:谩N颐且煌蛋⒗镒皆俚秸聊尽K途钭犹崆耙惶烊チ四岵炊遗愕佳菰谡聊敬笙抗韧讲脚纳阋惶旌笠菜婧笕刖场?br> 绢子:酷爱登山,别看娇小柔弱,体力却非常好,转神山我一直在她后面呢。
.......
我觉得这个有人物也可以演一场戏了
满精采的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政府网际 | Posted:2006-07-28 16:1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99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