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342 個閱讀者
 
<<   1   2  下頁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car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顯示器] 顯示器之規格無用論

今天針對使用者普遍在意的顯示器規格來談談。除了外觀和品牌之外,一般使用者最容易比較的規格有三
個,亮度、對比度、以及反應時間。在這之前,要先跟大家建立一個觀念,所有光電產品所列出的規格都
是平均參考值,而普遍你能購買到的產品都是在規格以下。這個要考量到光電產品製程的穩定性,在良率
與成本的考量下,不得不把產品的容忍度放寬一些。講句白話,亮度300 cd/m2和150 cd/m2你也分不
出來,反應時間到底是不是8ms,你怎麼可能會知道。再說的難聽一點,哪怕今天你手上有台百萬級的
量測儀器,測試的方法也不見得跟廠商一樣。最嚴重的是,你怎麼知道你的百萬級量測儀器是準的?

這樣一講,有沒有很可怕?可怕的不只是這個,更可怕的是,當你了解了這個事實之後,你有沒有發現自
己一點也不會在意他的規格到底可不可靠?說穿了,既然得不到正確解答,反正這些規格的差別也看不出
來,算了吧,用的高興最重要。

既然如此,當你下次購買顯示器或相關光電產品時,要牢記這種想法。要用的高興,就挑些外型好看又便
宜的;要真的實用,還是得多作功課多花金彈。

就亮度和對比度深入討論,
亮度:一般個人PC顯示器的亮度規格是300 cd/m2,買到普遍在200-250 cd/m2,真正使用在150
    cd/m2以足夠。家用顯示器的規格一般在500-700 cd/m2,買到普遍在300-500+ cd/m2,除
    了看電影需要高亮度的需求外,看電視新聞300 cd/m2已足夠。不過這需考慮到客廳的照明能
    力,若是照明充足或過飽和,亮度要在提高一點。

對比度:一般個人PC顯示器的規格是500:1~700:1,實際上因為室內照明的影響不會這麼高,在加
    上量測設備的差異,真正使用上約300:1左右。對比度的計算方式為 最高亮度/最低亮度,所
    以很顯然的,只要低亮度越低,對比度馬上以倍數提昇。(量測方法的逃漏稅容我以後再為各位
    介紹)目前液晶顯示器的低亮度可以做到0.3-0.5 cd/m2左右,但是加上室內照明的話,低亮
    度會提高到2-5 cd/m2(計算一下對比度馬上降到100:1)。所以,當你看電影的時候把室內
    的燈關上,可以明顯的感覺畫面清晰的差異,若是你都習慣不關燈,顯示器就別買對比度太高
    的,因為一點用也沒有。


響應時間牽扯的範圍和後門比較多,下一篇將專為此作深入介紹。

本文章轉貼自 http://www.yongbulao.com/re...13&toread=1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6-11-28 23:26 |
leacks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 鮮花 x32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真的是一篇無用論!
低於250燭光的絕對看的出來也感覺的出來!

反應時間的話當你在看高畫質的dvd時你也會看的出來!
目前8ms還是會有lag的情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6-11-30 12:43 |
woolswell 會員卡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終身成就獎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00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充其量是原作個人看法吧!所以將樓主大人訂的「教學」改為「轉貼」。

同時,樓主大大,您轉貼時,是否依版規取得原作同意了?如未得同意任意盜文,準備被刪文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6-11-30 13:28 |
pkkbkraa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終身成就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76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版主:黔驢
果然是好ID...看樣子發這種文章也代表他也技窮了...XD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6-11-30 13:35 |
roger5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不太懂....
這篇文章....
重點講的是?
感覺沒有吸收到什麼東西耶 表情


☆╮羽山(‵▽′)ψ╭☆
腦殘論壇
我的伊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6-11-30 23:42 |
pkkbkraa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終身成就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76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roger5於2006-11-30 23:42發表的 :
不太懂....
這篇文章....
重點講的是?
感覺沒有吸收到什麼東西耶 表情
一些個人觀點罷了...也不是全無參考價值...
不過因為個人觀點本來每個人的觀點就不會一樣...所以看看就好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6-12-01 00:14 |
pkkbkraa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終身成就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76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woolswell於2006-11-30 13:28發表的 :
這充其量是原作個人看法吧!所以將樓主大人訂的「教學」改為「轉貼」。

同時,樓主大大,您轉貼時,是否依版規取得原作同意了?如未得同意任意盜文,準備被刪文吧。
沒關係啦...底下有貼連結...就拿來哈啦一下也無妨...反正就哈啦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6-12-01 00:15 |
Lcar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其實我是新加入的新手,剛好看到這篇文章不錯,把他轉來這邊跟大家分享。

我想他這篇文章的重點,應該試題省我們在買LCD顯示器的時候,不要單單被廠商所開的規格唬住,

而是要重視該顯示器所真正顯示的品質。而且該作者有列出數據,應該不是純粹個人「看法」而已。

我想大家一起討論很好,若是對內容有問題,可以到這篇文章的版一起討論,我也想看看該作者怎麼回應大家的問題。我幫你們把連結連過來,http://www.yongbulao.com/read.php?tid=313
其他的文章其實也不錯。

不過就Leacks大大的問題,小弟我有涉獵一點,可以回答一下。
cd/m2是亮度單位,而燭光是舊式光強度的單位,這兩者意義上是不同的。
另外8ms的響應時間,或許您可以參考看看這篇。http://www.yongbulao.com/read.php?tid=387

如果能夠藉由相互討論而機發出更多技術細節的話,那就更好了。 表情


獻花 x1 回到頂端 [7 樓] From:臺灣臺北市 | Posted:2006-12-01 21:56 |
pkkbkraa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終身成就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76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Lcar於2006-12-1 21:56發表的 :
其實我是新加入的新手,剛好看到這篇文章不錯,把他轉來這邊跟大家分享。

我想他這篇文章的重點,應該試題省我們在買LCD顯示器的時候,不要單單被廠商所開的規格唬住,

而是要重視該顯示器所真正顯示的品質。而且該作者有列出數據,應該不是純粹個人「看法」而已。
.......
其實單純這樣的紙上談兵沒並多大的作用...(若能有實際的測試的話會更好)
而且這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部份...
但是在重視品質之前...國人真正重視的是荷包...
其實說穿了所有的規格也都只是拿來唬人用的...不是光只有LCD...
其實技術跟規格還是有一定的落差...也可以說很大的落差...
通常廠商規格開出來了之後...實際上LCD面板是否真能達到廠商所開出來的效能??
大家心知肚明...不可能...
現在人挑LCD大多注重保固、外型、價格而已...
真的很難找到會在意LCD規格的人...別人不說...就拿我自己來說好了...我也只注重上述三點而已...
說白一點...顯示器只要能正常作用看的清楚就好了...管他25ms還是8ms...以人的眼睛來說沒靈敏到這種程度...
話雖然這樣說...裡頭還是有很多技術層面的東西很有參考的價值...
感謝您一註冊就這麼關心硬體區...硬體區的各位相信也很歡迎您常來這裡與大家聊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6-12-01 22:14 |
yeey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6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我覺得反應時間在lcd上是一個重要指標不能說沒用,但說到標稱是否取巧又是另一問題,好像功放的(RMS)問題都存在很久了,又我覺得在這些論壇上好多時都出現一些情況,就是有些頭面的大大的論點就算不大正確,都有好大部份人吹捧,但如果是新人的話,就群起而攻之,這是不健康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9 樓] From:香港 | Posted:2006-12-08 09:09 |

<<   1   2  下頁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43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