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9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ent4111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頭銜:夜市扛報紙夜市扛報紙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說][分享] 贏得賞識的祕訣
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尤其渴望博得上司的賞識,但能夠達到這一目的並非易事,以下九條要訣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1. 服從上級領導

  作為下級應該認識到,一個部門、一個組織都是通過對上級的服從來建立其秩序的。下級對上級的反抗必然會使各種秩序遭到破坏。因此,這種行為是不能允許的。當然,上級也是人,在許多方面並不比普通人強多少。有出色的上級;有無能的上級;有不愛負責的上級;有大權獨攬的上級;有嚴的上級;有滑頭的上級。上級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都難盡善盡美。但不管是什麼樣的上級,只要你在這一部門工作,都必須聽從他的命令。

  人雖然都有一種不願服從別人的心理,但對比自己強的人還是能夠接受的.因此,要從行動上增加服從的自覺性,有必要從上級的工作方面、人格方面,去尋找比自己強的一方,做出尊敬他、學習他的姿態。凡是尊敬上級、服從上級的部下,即使是最初上級對他一點好感也沒有,也會逐漸改變印象。只要你認識到尊敬上級的必要性,就會從心理上排除對服從的抵触,就能擺脫那種恥於服從的感情。

  2.理會上級意圖

  準確地理會上級意圖,是獲得上級好感、與上級發展關係的重要途徑。領會上級意圖關鍵在於認真聽取上級的談話。在聽上級談話時,有些人往往非常緊張,不僅理解不了上級的真實意圖,而且有時連上級說的是什麼都沒有完全聽清楚。正確的應該是不僅聽清上級所談的一切,而且要聽出其中的隱意。這樣,你才能概括他談話的所有要意,並做出聰慧的應付。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該忘卻所有的緊張,靜下心來把注意力集中到上級的談話上來。當你的上級講完后,你可以稍作靜思,以示你對他的講話的記憶和思索。然后,向他提一、兩個用以澄清他談話要點的問題,意在強調你注意並把握了他的談話要點。或者用核對理解的措辭,把他的談話概括地說一下。記住:上級領導人是不喜歡要他把話說兩遍的人的。

  3.適應上級要求

  上級領導下級去完成任務,必須要上下合作。從這一點看去,所謂上級得意的部下應該是能夠很好地理解上級的要求,創造出出色成績的部下。

  具體講,適應上級的要求,就是能夠掌握上級的性格特點和工作方法,並與之密切配合。比如,聽取部下匯報的時候,有的上級必須用口頭匯報,有的上級卻要求寫出書面材料,有的上級重視按道理和規章辦事,有的上級卻注重關係和人情,有的上級辦事干凈利落,非常果斷,可有的上級走一步看一步,非常慎重。作為部下,必須抓住這些特征,積極地適應。諸如,對於干什麼都要搞書面材料的文牘型上級,不能叫苦連天,而應照辦。要知道,這並不是迎合,也不會喪失自己的個性。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協助上級干好工作。

  4.體會上級處境

  上級處理工作也有為難之處,對於必須有上級做出重大決策的問題,特別是在優柔寡斷時,往往要征求部下的意見。當你感受到上級的這種境遇時,就可以對上級說:“我有這樣一點想法,您看如何?”此時,上級會耐心去聽。如果是些小事,就索性單刀直入地講:“讓我來干吧。”交換意見后,當你意識到你的想法與上級的想法相一致時,要等待上級的決斷。當你意識到想法不同時,要表示“明白了”,而趕快退下來。

  敏銳地覺察上級的處境和特定心情,適時地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取得上級信任的關鍵所在。

  5.善於向上報告

  一件工作是以上級的命令開始、以部下的報告結束的,部下擔負的工作是不是進行得順利,是上級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及時地報告可以緩解上級這種擔心的心情。連情況如何也報告不清的部下是最令人不耐煩的。,部下做匯報要選取適宜的時機。當然.報告不能說謊。但不合時宜的報告也沒有任何的價值,特別是坏的情報要盡快地向上級報告,越是有才能的上級,越想了解坏的情報。善於報告的部下,僅憑這一點,就會受到上司的喜歡。

  6.理解上級難處

  領導確實有很大的權力和自主的余地。但是,應該了解,他還有很多難處。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自己單獨工作干得很好,當了領導卻一籌莫展。如果遇上有才能、有事業心的部下還好。倘若不是這樣,就難以帶領這些部下奔向共同的目標。上級的工作並不好干,常常會為部下不努力工作而著急。而且,絕大多數上級都有他的更上級。這些人夾在上級和部下之間,必須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因此,非常苦惱。有時候不知聽誰的好,順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難以做出決斷;同時,作為上級還負有很大的責任,一且工作失誤,既給工作造成損失,又要承受上司的譴責,在他的身上背負著種種沉重的壓力。因此,作為部下,要充分理解你上級的難處,主動為他分憂解難。而你能為上級所干的最好的事就是做好你的工作。一個人沒有比他無能解決自己職務的問題更浪費上級的時間了。獨立地排除你面臨的困難,不僅培養有效工作的能力,發展有效工作所需要的門路,而且能夠減輕上級的負擔,提高你在上級眼中的價值。

  7.尊重上級意見

  最近對運動方面的管理,個人的競技最受排斥。而這種觀念追本溯源是由企業社會所產生的。換句話說。一個團體之中,只要有一個人有了想超越別人的想法,這個團體就會亂了陣腳,且容易造成對工作充滿自信的高級職員專擅自為、獨來獨往的習性。

  因此,在團體中要擬定計划或提案時,便需要結合大家的意見。只要個人有了自己也參與的感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干勁。至於把所有事項都考慮到的提案,會命名其他人失去參與的機會,尤其會變成上司沒有參加意見的情形。這時,雖然提案者會覺得很滿足,但實際上卻引起別人的反感,更有甚者還會造成扯后腿的情況。

  象這種情形,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大家考慮之后,留下能修正的余地,而對上司說“我們只能考慮到這些,其他的尚未決定……”等,便可滿足上司的優越感。之后,因為全員工都參加了意見,所以提案容易通過,而提案者本身也會給人一種精明能干的印象,聲望隨之增高,會引起別人想和他親近的念頭。

  此外,因為步驟經過修正,所以,也會產生同伴的意識。至於要實行時,大家也會感到一種責任感,因而全力以致,故其實行的程度將比個人決定的事項更加徹底。

  8.暫緩回答質問

  據說在就業的面試上,經常還沒問完就迫不及待回答的人,往往都不會博得面試官的賞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對方會覺得好象自己已被他看穿,而且料想到自己會出這個問題似的。因而,對他產生一種獨斷獨行的印象,認為他是一個凡事都不經思考的人。

  因此,當對方提出問題時,最好暫停一個深呼吸的時間再回答,這樣,才不會給對方失望的感覺。另一方面,這一點還不僅限於面試時使用,而是任何情形都可運用得上。但要特別留一個凡事都不經思考的人。

  因此,當對方提出問題時,最好暫停一個深呼吸的時間冪回答,這樣,才不會結對方失望的感覺。另一方面,這一點墨不僅限於面試時使用,而是任何情形都可運用得上,但要特別留意的是,考慮的時間不可過長,否則會給人一種不夠靈敏的感覺。

  9.勤於傳遞懂報

  一般而言,上司對部下的各方面,都有著想了解的欲望,尤其是有關部下的私事方面,更是許多上司想知道的。因為諸如此類的情報,可當作掌握部下的有力武器。

  譬如,對母親生病住院的部下,如果向他說聲“聽說你母親正生病住院,現在情況怎樣?”等。那麼被問的部下就會感到,上司這麼關心我,因而更加賣力地工作,同時也會對上司產生信賴感。

  但是,對於和部下有關的私生活情形,一般上司都很難得知,更不能一本正經地去詢問。這時,如果你能很自然地說些這方面的消息,就會使上司覺得你很可靠.對你的看法自然也就隨之改變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司所需要的情報並非你對某人的惡意批評、或同事之間的閑言閑語。如果你連這點小事都分不清的話,就很可能會招致上司對你的不信任,故這一點應特別留意。至於上司希望知道的情形是,譬如某人生了第二個兒子、或某人下個月要結婚了等這些乎凡的私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20 01:38 |
Ivon 會員卡 葫蘆墩家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個人商品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驗證會員
級別: 榮譽會員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鮮花 x1423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下面是引用kent4111於2004-12-20 01:38發表的 贏得賞識的祕訣:
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賞,尤其渴望博得上司的賞識,但能夠達到這一目的並非易事,以下九條要訣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1. 服從上級領導

  作為下級應該認識到,一個部門、一個組織都是通過對上級的服從來建立其秩序的。下級對上級的反抗必然會使各種秩序遭到破坏。因此,這種行為是不能允許的。當然,上級也是人,在許多方面並不比普通人強多少。有出色的上級;有無能的上級;有不愛負責的上級;有大權獨攬的上級;有嚴的上級;有滑頭的上級。上級有各種各樣的類型,都難盡善盡美。但不管是什麼樣的上級,只要你在這一部門工作,都必須聽從他的命令。
.......
我覺得有時候上級在做什麼事情就要仔細聽好啦
這樣子上司對你會很好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6-07-24 13:3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85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