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54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hihhsueh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5 鮮花 x30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文化刺激的城鄉差距
文/李家同


  在過去,城鄉差距在於財富,目前,這種差距雖然依然存在,但其實並不嚴重,因為一般鄉下人的生活並不差。但是要講到文化刺激,城鄉距離就相當大了。我們常常看到在城市裡的小朋友,正經八百地在音樂會中聽古典音樂,也常看到城裡小孩子參觀美術館。前幾天,我的一個學生帶他的兒子到我家來玩,這個孩子一頭就鑽進了我的書房,一直沒有出來,後來才發現他在看我寫的陌生人。這個孩子只有小學六年級。
  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的文化刺激越多,將來他的常識越豐富,視野越廣闊,成功的機會也越大。有時我們會認為一個孩子果真與眾不同,在談吐方面尤其常有獨到的見解,這些獨到的見解怎麼來的?如果他根本不看課外書,對音樂美術毫無接觸,他怎麼可能有獨到的見解。
  城裡孩子之所以對於音樂,美術等等有修養,常來自父母的影響。父母聽古典音樂,父母帶他去音樂會,父母帶他去參觀博物,父母介紹經典名著給他,孩子當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些東西。成年以後,他因此會表現得很有人文素養。別人無論談什麼,他都能應答。
  鄉下孩子最吃虧的就是沒有這種父母,他們極少機會受到這種文化刺激,成年以後,總會吃很大的虧。
  我認為鄉下各級學校的老師們,應該儘量使同學們接觸到各種知識。首先,我建議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對於古典意樂有所瞭解,雖然在鄉下很難參加真正的音樂會,但是目前視聽教材,對於孩子們絕對夠用了。在我看來,在國中畢業以前,孩子至少對於幾位大師(如貝多芬、柴可夫斯基、莫札特等等)的作品有耳熟能詳的感覺。
  我也認為每一個子孩子應該看過中文的文學名著,中文的三演義、水滸傳,外國的基度山恩仇記等等,總不能完全不知道。
  鄉下孩子不能靠父母來給他們文化刺激,就只有靠老師了。老師們的責任相當大的呢!


【心得感想】

城鄉的差距,其實還是大的。就拿我表弟一家人來說,他們住在漁港附近,甚少到台北之類的大城市
小時候偶爾請他們一起上台北逛街,他們就一直說:哇,真漂亮,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地方
教育本身還有環境,城市和鄉下差得太遠了,資源不一樣家長的負擔能力也不一樣,才造就了文化等等的隔閡



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2-10 09: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69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