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64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e872443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1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公共管理]
请问台湾目前阶段是属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老于仔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9-04-27 17:45 |
vividangela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5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你好,
有关你提出的「传统公共管理」以及「新公共管理」
就你所谓的「传统公共管理」
是指泰勒时期的管理主义及科学管理的话

那我国应该是倾向「新公共管理」的阶段
因为传统的泰勒时期的管理模式,
是以着重内部管理为主,亦即只求组织内部的效率提升

但反观,「新公共管理」
除了内部的效率提升外,
也相当着重外部,亦即环境的适应以及顾客的回应
例如我国因为环境的变迁,而将一些公共服务外包给其他私人
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

这上述观之,就可得目前我国并非属于「传统时期公共管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29 12:26 |
g5495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vividangela 于 2009-04-29 12:26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你好,
有关你提出的「传统公共管理」以及「新公共管理」
就你所谓的「传统公共管理」
是指泰勒时期的管理主义及科学管理的话

那我国应该是倾向「新公共管理」的阶段
因为传统的泰勒时期的管理模式,
是以着重内部管理为主,亦即只求组织内部的效率提升

但反观,「新公共管理」
除了内部的效率提升外,
也相当着重外部,亦即环境的适应以及顾客的回应
例如我国因为环境的变迁,而将一些公共服务外包给其他私人
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

这上述观之,就可得目前我国并非属于「传统时期公共管理」

希望对你有帮助啰^^

我持否定见解

个人的看法认为
我国目前只学到了新公共管理的表面
却没有学到它的神随
也就是"顾客导向"的文化
君不见我国政府至今仍未使人民对政府的施政达到满意
也没有将民众的声音
以及民众的意见最为施政的优先参考
以上
故我国何来进入新公共管理的阶段?

再者
政府再造口号喊到现在
但是行政院的组织建制依旧如此庞大
尤而甚之
前阵子的行政院组织再造草案
侨委会还动员力量反对被并入外交部底下
最后只好维持侨委会依然存在的组织改造草案
不论是来自政府内部阻力也好
或来自国外侨界反对声浪也好
政府再造至今仍然只做了一半不到

而我国目前最大的BOT案---台湾高铁
即将可能成为一个大失败案例
不但没办法回收建造成本
最后甚至还可能走向破产一途
或许比较少人知道当初台湾高铁建造资金不足时
向银行团借钱
银行团评估高铁的未来性后
是完全不肯借钱的
最后又是政府出面担保
如果高铁真的无力回天
最后将是全民买单

因此我国充其量只能算是
介于传统型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间
尴尬又不上不下的撞墙期

而如果真的要让我国朝向新公共管理而去
至少"顾客导向"的文化是首重也是一切之本
没有这个要素
其他的措施即便推动了
也只不过是"为了推动而推动之作为"
绝对无法长久而持续的

<<请勿擅自直接引用~这纯粹是本人看法,不希望将来在其他网页上看到一字不漏的抄袭>>


[ 此文章被g5495在2009-04-29 20:03重新编辑 ]


献花 x1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9-04-29 16:07 |
vividangela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5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g5495 于 2009-04-29 16:07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我持否定见解
个人的看法认为
我国目前只学到了新公共管理的表面
却没有学到它的神随
.......



(补充一下)

就「理论」观之,
我国的确是有相关的政府再造活动,而进入「新公共管理」阶段

但就「实务」观之,是否真得达到政府再造,亦即新公共管理的阶段
的确是值得探讨

上述内容
当然我只是倾向用「理论」以排除方式为之,
并「以国家考试写公共管理申论题的方式作简单的论述」
即然非属传统内部的管理主义
那似乎就倾向新公共管理

谢谢大大的指教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30 10:0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787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