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72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hnnydee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測試][硬碟] [XF]Patriot美商博帝最新SSD力作-TORQX 120GB精品測試



固態硬碟SSD,這產品投身到個人電腦市場領域才短短兩年光景不到,就已經發展到驚人的地步了,不論是速度、容量以及耐久度等等都有相當程度的提升。一開始,大家對這產品是趨之若鶩,因為它帶來的進步與硬碟相比,是非常具有前簪性的,少去了馬達、碟片等等會發出熱能以及像是玻璃般的耐震能力,說真的,”硬碟”其實一點都不硬;當然,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都拿硬碟刻意去摔、去測試,只是兩相比較之下,這個差異性真的滿明顯的。


SSD的組成架構都是半導體,包含控制器的ARM處理器、負責儲存資料,”虛擬”硬碟磁柱、磁扇等等的Flash,以及像是今天介紹的博帝TORQX具有的緩衝記憶體,全部都是。也因此它的入門門檻並不高,不管是控制器、FLASH以及外殼都幾乎有現成的可買,所以一堆廠商都會跨足到這明星產品就是這個原因。不過專業的事情還是要有專家來處理會比較妥當,尤其是本身已經累積了幾甲子功力的記憶體廠,把玩Flash就是他們每天在做的事情,那麼剩下的只需要找到對的控制器(目前只有幾家公司具有研發的實力),挑選更好的顆粒讓SSD效能強大,就是專業的Flash廠的know-how了。


產品外觀



這次的TORQX會給大家呈現甚麼樣的速度表現呢?包裝採用精美紙盒。



保固期提供兩年的時間。



打開盒裝,裡面不只SSD,還多了一個甚麼東西呢?



它還提供了一個轉3.5吋的固定架,方便你安裝在機殼內喔。



這次拿到的TORQX是128GB版本,這也是目前的主流SSD容量尺寸,下一波的主流應該很快就是256GB了。



在SATA以及電源連接處旁邊還有一個2pin的針腳,在包裝中附上的Jumper就是給它升級韌體用的,因此各位沒事別亂插啊,雖說Jumper這種東西微不足道,不過博帝連這個小細節都一併附上了,可以看到他們的用心程度。



這次TORQX不再是JM的控制器,而是與OCZ一樣的Indilinx控制器,而且也有64MB的緩衝記憶體,採用三星的MLC當作儲存媒介。



裝上剛剛看到的固定架,上面正好可以看到博帝的LOGO呢。



背面採四顆螺絲固定SSD,這些位置都是固定公規的,因此這個固定架不只是固定這顆SSD,對於所有的2.5吋SSD或者是硬碟都可以固定哦。


這次測試採用X58平台,ICH10R來測試,桌機部分均接在資料碟位置,稍後會有實測筆電安裝系統的時間以及開機時間測試的參考。



在規劃分割區後,會得到119.24GB的容量,實際Formatting後也是差不多。


建立分割區之測試



先來看看ATTO吧,從64KB後的讀寫速度為讀取:250MB/s,寫入:175MB/s,不過不知道為何在1024KB的資料量後讀取速度竟然掉到比寫入還慢一點點?



PCMARK05的HDD測試分數是28074分,相當的高。



PCMARK VANTAGE的HDD測試也有22368分,不論是模擬哪個項目都有不錯的傳輸率。



以IOMETER來測試4K讀取能力,平均在24MB/s左右。



在上一代的SSD中,4K寫入是很嚴重的罩門,這一代的Indilinx控制器+緩衝記憶體則相當有效的改善了這個問題,4K IOMETER寫入平均有6.25MB/s。



以4K檔案複製4000當作測試標的,從硬碟中複製到SSD,用Fastcopy來觀察這個速度,平均來說,傳輸檔案在經過5秒後寫入可以提升到0.8MB/s左右,還不錯,這只有用到一半的快取而已,要是可以設定64MB應該會更快。



一次複製25GB,單檔案超過400MB的話,就是它的強項了,平均寫入都在100MB以上。


刪除分割區測試



以HDtach可測讀寫的版本來說,它也是必須要在分割區不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測寫入,因此這邊的測試是為參考值,設定完整測試(Full),我們得到讀取有231.6MB/s,寫入有194.7MB/s,滿驚人的一個數字,不過,這必須是在分割區不存在的情況下,所以,這數字只能說是跑爽的,完全無法使用。



同樣的在HDTUNE的部分,這也是刪除分割區後的測試,不過在95%左右的進度時,讀取速度掉下來了。而平均讀取有206MB/s。



在寫入方面,也比起上一代的JM控制器有更為平穩點的寫入曲線,平均寫入126.1MB/s。



接下來裝在我的AllenWare筆電安裝VISTA系統看看。



用另外一台EeePC來當作計時器,從按下分割區確定後開始計時。



開始計時囉,來到這邊花了6秒鐘。



到第一次秀出重開機停止計時,安裝VISTA總共花了612秒(等於10分鐘)。



安裝完第二次重開後就關機,然後從按下電源鈕後開始計算開機時間,POST BIOS時間會依不同型的電腦有所差異。



開機後進系統在游標停止轉動後停止計時,這是還沒有安裝驅動程式的VISTA,開機只需要31秒就完成,真是恐怖的速度。


SSD到底能不能當作系統?



其實一個產品的進步程度,相信大家消費者都在看,前代的SSD在安裝系統後,因為M$系統”每分每秒,無時無刻”的在背景不斷的寫入讀取系統暫存檔案,而這個偏偏又是之前的小檔案寫入的嚴重罩門,使得系統用起來會十分的”不書胡”。那麼現在呢?根據今天測試的結果,小檔案寫入可以保持在6MB/s以上的能力,其實這樣對於系統使用來說就已經足夠了,因此也不需要刻意設定RAMDISK把暫存檔移過去,直接大方、用力的使用就對了。至於MTBF這件事情,其實個人建議是不要對SSD作類似BT般的寫入傷害(對硬碟也是相同)那麼使用時間相信會長長久久的,反正現在NAS那麼便宜,用那個來代替電腦作下載的動作,既不傷電腦又省了許多電費,何樂而不為呢?以這一代博帝採用的Indilinx控制器的速度來看,是已經可以達到當作系統的標準了,那麼速度有了,未來希望廠商能改進的就是耐久度了。今天這篇的測試就到這邊提供給您做給參考。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5-28 22:14 |
April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45 鮮花 x6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表情 .........看到售價的表情
表情 .........看到實品的表情
表情 .........裝上電腦的表情

SSD作BT 還是有一些爭議,有人說不適合,也有人說很適合
不過我覺得"很適合"
我覺得 SSD 不怕讀出資料,.而BT 讀的部分就 Happy 了.......
因此假設 BT 讀寫各 10萬次 則SSD只消耗寫入10萬次 而硬碟則消耗讀寫 20萬次.........
應該有人有相關研究吧..............


[ 此文章被April在2009-05-28 23:17重新編輯 ]


Hello April.ryan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5-28 23:0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509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