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41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XME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養身] 清血飲食 降低血脂膽固醇
【中時電子報 】


柯淑貞(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血濁,怎樣吃才能清血?除了多吃青菜、少吃肉之外,還有一些飲食要領,是降低膽固醇、血脂肪的秘密武器。

【案例】

阿順是個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又有優渥的「三子」──房子、車子、銀子,但一直有高血脂,也就是「血濁」的問題,因這些問題,阿順很認真地少吃豬肉、多吃青菜,希望能讓下次的檢驗報告能漂亮點。

今年報告出爐了,數值是下降了點,但依然高,焦急的阿順轉而求診醫師,經醫師再轉診營養師,這時候阿順才恍然大悟!原來血濁、血脂高,不是只有多吃青菜、少吃豬肉的問題,它也跟運動、藥物的使用、是否抽菸及飲酒有關,更重要的是正確的飲食觀念及執行度。

血要清,飲食該怎麼照顧?以下是幾個要領:

★內臟海鮮蛋卵 限量食用

膽固醇含量高的動物肝臟、腎臟、腦,蛋類及魚卵類,烏賊、蟹黃、小卷、小魚乾、魷魚絲等,其膽固醇含量每100公克大於200毫克,應減少食用。一個蛋黃將近有270毫克的膽固醇,每周以不超過2至3個為宜;肉類則相當於300至400公克,約10兩。

★穀類糙米 取代白米

可在飯中加入薏仁、燕麥或糙米,以取代白米飯;並且多吃蔬菜,建議每天至少吃一碗半的蔬菜,及2份約棒球大小的水果。

★不飽和脂肪酸 「油」好處

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花生油、橄欖油。或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紅花子油,以上兩種油脂都有減少膽固醇的作用。少用飽和脂肪酸高之油,如:豬油、牛油、雞油、鵝油、奶油、以及肥肉及肉皮。

★以豆代肉少負擔

黃豆不含膽固醇,以部分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乾取代動物肉,也可有效減少飽和性油脂的攝取。

★精糖雖甜 不利健康

尤其是三酸甘油酯高的人,應少吃精製甜食,例如汽水、甜點、小西點、冰琪琳、巧克力(新聞、網站、商品)、蛋糕、水果罐頭等,都要小心。

★善用保健食品 控制血脂

部分保健食品如黃豆製品(卵磷脂)、紅薏仁及其製品、大蒜及其萃取物、茶葉、魚油、紅麴…等,適度的使用對控制血脂也有助益。

★控制體重 避免併發症

脂肪多,問題也多,食物如此,囤積在身上的更危險!利用身體質量指數(BMI)可計算自己有無肥胖的危機,BMI =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若數值在18.5~24,則屬正常;若在24至27之間,則屬過重;若BMI大於27,則是肥胖。應攝取個人適當的熱量及均衡的營養,以維持理想的體重。

★遠離菸酒 多動多輕鬆

此外,不論是控制體重或血脂肪,烹調食物的方式最好多利用蒸煮,減少油煎炸的方式,可避免攝取過多油脂;而少喝酒、戒菸(新聞、網站),對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脂肪,也都有正面意義。

您有血濁的問題嗎?如果有,除了遵行醫囑按時服藥外,還要加強飲食控制及運動計畫的執行。如果沒有,也建議您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必可減少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為了你我及家人的健康,飲食真的要顧呀!

問題1:膽固醇一定是不好的嗎?

【說明】不是的。膽固醇是人體內的脂肪之一,是構成人體腦及神經細胞細胞膜、荷爾蒙、膽汁合成的重要成分,但如果攝取太多,身體無法很好的代謝掉,會堆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厚、沒有彈性、血液循環不良。

問題2:我很少吃膽固醇高的食物,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高?

【說明】因為膽固醇除了可由飲食中獲得,也可由體內自行合成。當體內有足夠的膽固醇時,身體會減少合成的量,所以來自食物的膽固醇攝取過多時,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就會增加,於是損及身體健康。

問題3:正常血脂肪濃度是多少?

【說明】總膽固醇理想值應小於200毫克/100毫升;三酸甘油脂在60-150毫克/100毫升;LDL-膽固醇應小於130毫克/100毫升;而HDL-膽固醇男性應大於35毫克/100毫升,女性應大於55毫克/100毫升。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11 13:4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0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