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19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hnnydee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0 鮮花 x2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周邊&耗材] 新品介紹:美商博帝PATRIOT CONVOY XL HDD/SSD兩用RAID BOX



拜各家廠商大力主攻、曝光之賜,2.5吋的HDD現在已經躍昇為主流硬碟趨勢了,而且愈來愈多人開始嘗試使用SSD當作主要系統碟,顯見SSD要成為主流的時間也不遠了。身為記憶體大廠的美商博帝除了推出自家的高效能SSD以外,也沒忘記要照顧到有RAID需求的族群,畢竟以目前的SSD容量來說,只能說是堪用而已,主流容量還是120G,自然會有很多人想一次購入兩顆來做RAID,不過除了昂貴的RAID卡之外,大部分的使用者,像小弟也是,只有用主機板的RAID晶片來玩玩免錢的RAID模式,只是畢竟還會占用些CPU資源,而且總感覺不是很穩定,設定上也只能選擇主機板的RAID模式,萬一要再接其他硬碟,勢必還得做些調整,並不是非常的方便。那麼是不是有這種外接盒的設計又可以兼顧RAID功能的方便產品呢?這次要介紹的博帝CONVOY XL外接盒,就是順應這種需求而誕生的。



來看看產品吧,它是3.5吋的外接盒/內接盒設計,可以對應一般內接3.5吋的標準鎖孔,也可以外出當隨身硬碟使用。



盒裝背面是他的RAID切換方式,它是使用DIP開關來做模式切換的動作。



在規格上,它總共支援以下模式:JBOD、RAID0、RAID1,但是在傳輸介面上可以說是相當完整,除了1394以外幾乎都吃,有SATA II、USB、eSATA、這三種主機板最常見的傳輸方式,博帝也提供2年的保固期。



配件一覽,有個直立架、SATA-II排線、USB2.0線、eSATA訊號線以及eSATA電源線,這條線是比較特別的地方,一般來說很少看到產品會附上這條,大部分的eSATA都沒有提供電力,而CONVOY XL卻是使用USB的5V當電力來提供,對於使用者來說是相當便利。



本體是採用鋁合金製造,能有效幫助散熱,前方兩個2.5吋槽開關採用了鮮豔的黃色,相當顯目,前方也具有把2.5槽從面板上鎖的功能,左方則有硬碟讀取狀態指示燈號。



後方就是他的重點了,左邊開始是標準SATA-II Port,再來是USB2.0,再來則是DIP的指撥開關,最右方的模式切換鍵,也可以稱它是RESET鍵,當指撥開關調好後,按下MODE SWITCH會自我重開,如在VISTA下是的確做到免關機就切換模式的功能。



2.5吋單槽開啟方式是這樣,當塞入HDD/SSD到底後,會順勢把槽門帶上一點,不過由於它是塑膠材質,小弟滿擔心用久了會鬆脫,這邊還是建議改採金屬材質,如果配上磁力扣會比塑膠更耐用。



底部也有挖出散熱孔排熱,畢竟裡面沒有風扇,一切都得靠這種被動的散熱方式,裡面塞HDD會更熱,塞SSD還是會熱,因為RAID晶片在I/O運作中的溫度是相當燙的。



所有的控制組件都集中在後方,在設計上,可以說是把這個3.5吋的RAID盒很盡力的利用了。



控制晶片是來自Silicon Image,不過由於晶片面上的字非常模糊,無法得知詳細的型號,但是在實際SSD的測試上,它與目前最紅的INDILINX控制器是無法相容的,會發生認不到DRIVER的情況,不過與舊款的JM602B倒是沒有問題。



後方這個透明的壓克力細管,就是負責把燈號光源傳導到前面板的設計,其中一個肩負單鍵BACKUP的功能。



復原方式也很簡單,夾在PCB上推回就可以了。



這個直立架也是黃色塗裝,可以把它當作外接盒且只占一點點桌面空間來使用。



因此本次測試標的的SSD就是這兩顆,INTEL X25M 80G,舊的JM602B難以成對,新的INDILINX不能辨識,剩下的選擇除了INTEL就是MTRON了吧。



本次測試以RAID 0為主,RAID1這些安全等級的就不在傳輸效能測試之列,RAID 0就是上下上左右左右AB…呃,就是上下上啦。


測試平台 RAMPAGE II GENE (ICH10R) IDE模式,主系統硬碟 RAPTOR 300G。

INTEL X25-M 單碟效能



先來看一下INTEL X25-M的單碟效能,接在主機板的SATA-II,IDE模式,最大讀取:264MB/s,最大寫入:82MB/s。



用CRYSTAL來看,其實這顆X25-M最夭壽的就是4K寫入的實力,目前市場上單碟MLC的SSD中可說是無敵,不過最大寫入的部分則跟一顆7200轉的硬碟差不多。



用HDTUNE,讀取曲線滿穩定的。



寫入的起伏也還OK。


USB 2.0 RAID0模式



在RAID 0的模式下,用USB 2.0來傳輸,VISTA可以辨識裝置沒問題。



用ATTO來檢測,讀取27MB/s,寫入有25MB/s的不錯傳輸速度。



USB 2.0下的CRSTAL,4K讀寫的速度也很讚!



HDTUNE的讀取同樣很穩定。



寫入曲線的平穩度也是很棒。


eSATA RAID 0 模式



那麼換到跟SATA很接近的eSATA下咧?



雖然可以正常運作,但似乎INTEL這兩顆與Silicon Image的晶片好像也不是這麼合拍,這個傳輸速率小弟重複測式好幾遍都是這樣的結果,確認RAID 0已經被啟動了,但是效能怪怪的,寫入最高部分是有比單碟快一點,但是讀取卻只有143MB/s最大。



用CRYSTAL來看,4K的效能也比起單碟下降一半左右。



由這個HDTUNE的讀取曲線可以看出來,這的確是啟動了RAID0的模式,曲線已經完全不一樣,起伏雖然也頗規律。



寫入部分,會先往下掉很多,然後突然就飆升到94MB/s左右。


SATA-II RAID0模式



在SATA-II的RAID0模式下,傳輸效能比起eSATA下要在快了約15%左右,讀取最大提升到176MB/s,寫入則有110MB/s。



CRYSTAL的4K也比剛剛的eSATA模式好。



讀取曲線也是一樣的穩定。



寫入一開始還是會先下降到10MB/s,後面則提升到100MB/s左右。


心得:舊款JM602B SSD/2.5吋HDD的救星


雖然INTEL的RAID0效能並沒有獲得發揮,但是即使沒有機會測試,我想對於本身效能就不是很好的舊款JM602B的SSD肯定是一個救星,這最大的問題該是那個Silicon Image的RAID晶片,如果能夠換上其他相容性比較好的,應該就可以支援到INDILINX的SSD,以及對於INTEL的SSD效能提升到更像RAID的境界。而一般的2.5吋傳統硬碟,本來支援度就夠,相信也一樣能夠獲得性能上明顯的進步,以價位而言,它的確比起動輒3、5千起跳的RAID卡要更親民,而且兼顧內外接的多種安裝以及傳輸方式,不論是帶出門或者裝載機殼內的自由度都相當大,對於在尋找這種方案的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優點:多種傳輸模式,內/外接等等自由度頗高的安裝方式。
缺點:新款SSD相容度較差,2.5槽的閘門改成金屬會比較耐用。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8-23 18:1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21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