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2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ef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鲜花 x49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棒球][转贴] 维杜奇效应 年轻投手第一守则
转贴自 http://mag.udn.com/mag/sports/st...ART_ID=265999

讲到洋基队的牛棚投手伍德,你会想到甚么?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受伤」,让这位曾经在大联盟第五场先发时,就飙出单场20K,追平火箭人纪录的K博士,在大联盟菜鸟球季后就接受了第一次的Tommy John手术,之后他就和DL这两个字母有着不解之缘。伍德在1995年选秀会以高中毕业生身分被小熊队选走后,96年在高阶1A投了114.1局,隔年在2A和3A合计投了151.2局,一共增加了37.1局,结果在1998年升上大联盟之后,投了虎虎生风的五个月,最后一个月却因为手肘酸痛而挂伤号,在1999年春训时就动了手术,伍德也成了所谓的 「维杜奇效应」(Verducci effect)受害者。

所谓「维杜奇效应」是指年纪25岁以内的年轻投手在隔年投球局数超过30局的话,再隔一年的受伤机率就会大为增加。这种机率是由运动画刊的专栏作家维杜奇(Tom Verducci)率先发现,他当时是称之为「隔年效应」(Year After effect);统计学大师卡洛(Will Carroll)后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也归纳出这项效应,他当时命名为「三十守则」(Rule of 30),卡洛事后将这项效应重新命名为维杜奇效应,来表扬发现这项结论的维大师。

在今年季初维杜奇写了一篇预测今年那些投手会成为受此效应影响而受伤的高危险群 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2010/writers/to...cci.effect/index.html ,结果引起了热烈讨论,连大联盟的官方电视MLB.tv都在当时拿来大做文章,结果被维杜奇点名的十位投手中,水手队的赫南德兹(Felix Hernandez)今年还是很猛,马林鱼队的强森(Josh Johnson)和教士队的拉托斯(Mat Latos)更成为球队的王牌投手,但太空人队的诺里斯(Bud Norris)却在今年进了一个月的伤兵名单,张伯伦也受到影响,在前半季的表现相当糟糕,直到八月才回稳;最准确的当然是教士队的卡里尤(Cesar Carrillo),今年一球都没有投。

另一个可能的例子,但维杜奇在他的文章中没提到的就是勇士队的年轻投手乔简斯(Jair Jurrjens),2009年比前一季多投了3场比赛共计26.3局,在今年就休息了足足两个月。当然维杜奇效应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不可能放诸四海皆准,所以在许多专门讨论棒球统计的许多网站上不少好手纷纷提出各种统计上的证据,来驳斥这种效应,甚至认为根本没这回事。但起码对于发展越来越精致的棒球统计学来说,这项理论的提出建立起了一项模式,来衡量对年轻投手的使用和保护。

【心得感想】

顶尖高手也要懂得适当保护自己,受伤休息有时也是好事一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10-08-20 22:4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59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