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17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凡講行持,離不了信、解、行、證四字。

圖 1.



虛雲禪師*

佛法教典所說,凡講行持,離不了信、解、行、證四字。

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
《華嚴經》上菩薩位次,由初信到十信,
信個什麼呢?信如來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的言語,千真萬確,不能改易。

修行人但從心上用功,不向心外馳求,信自心是佛,
信聖教語言,不妄改變。解者,舉止動念,二諦圓融,
自己會變化說法,盡自己心中流出,放大光明,照見一切,
這就是解。雖然明白了,不行也不成功,

所以要口而誦,心而惟,心口相應,不相違背。
不要口說得錦上添花,滿肚子貪嗔癡慢,
這種空談,決無利益。心惟是什麼呢?
凡有言語,依聖教量,舉止動念,不越雷池一步,
說得行得,才是言行無虧。若說得天花亂墜,
所做男盜女娼,不如不說。行有內行外行,
要內外相應。內行斷我法二執,外行萬善細行。
證者,實證真常。有信,有解,沒有行就不能證,
這叫發狂。世上說法的人多如牛毛,但行佛法的,
不知是那個禪師法師,什麼人都有一些典章註解,
如《心經》、《金剛經》、《八識規矩頌》,
乃至《楞嚴經》等,其中有些人只是要鼻孔,
雖然註了什麼經,而行持反不如一個俗人,說食不飽,
動作行為,有內行外行之分。內行要定慧圓融,
外行在四威儀中嚴守戒法,絲毫無犯,這樣對自己有受用,
並且以身做到,可以教化人。教化人不在於多談,
行為好,可以感動人心。

如《怡山文》所說「若有見我相,乃至聞我名,
皆發菩提心,永出輪迴苦」。你行為好,就是教化他,
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為不好,而生退悔心,這會招墮無益。

牛頭山法融禪師,在幽棲寺北岩石室住靜,修行好,
有百鳥銜花之異。唐貞觀中,四祖遙視此山氣象,
知有異人,乃躬自尋訪,問寺僧人曰:「此間有道人否?」
僧曰:「出家兒哪個不是道人!」
祖曰:「阿哪個是道人?」僧無對。
別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許,有一懶融,
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麼?」
祖遂入山,見師端坐自若,曾無所顧,
祖問曰:「在此作什麼?」師曰:「觀心。」
祖曰:「觀是何人,心是何物?」
師無對,便起作禮,曰:「大德高棲何所?」
祖曰:「貧道不決所止,或東或西。」
師曰:「還識道信禪師否?」祖曰:「何以問他?」
師曰:「向德滋久,冀一禮偈!」
祖曰:「道信禪師,貧道是也!」
師曰:「因何降此?」
祖曰:「特來相訪,莫更有宴息之處否?」
師指後面曰:「別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
惟見虎狼之類,祖乃舉兩手作怖勢。
師曰:「猶有這個在!」
祖曰:「這個是什麼?」師無語。過一回,
祖卻於師宴坐石上書一「佛」字,師睹之驚然。
祖曰:「猶有這個在!」師未曉,乃稽首請說真要。
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
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
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
一切因果,本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
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缺少,與佛何殊。
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
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
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
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師曰:「心即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祖曰:「非心不問佛,問佛非不心。」
師曰:「既不許作觀行,於境起心時,如何對治?」
祖曰:「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異。
吾受璨大師頓教法門,今付於汝,汝今諦受吾言,
只住此山,向後當有五人達者紹汝玄化。」
牛頭未見四祖時,百鳥銜花供養,見四祖後百鳥不來,
這是什麼道理呢?佛法不可思議境界,
天人散花無路,鬼神尋跡無門,有則生死未了,
但無又不是,枯木岩前睡覺,一不如法,工夫便白費了。

我們就不如古人,想天人送供,天人不管你,
因為我們沒有行持。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頭,
酒肆淫坊,都是辦道處所。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
如明鏡照萬像,不迎不拒,就與道相應,著心迷境,
心外見法就不對。我自己也慚愧,還是摩頭不得尾,
誰都會說的話,說出來有何用處?

佛祖經論,你註我註,註到不要註了。
講經說法,天天登報,但看他一眼,是一身狐騷氣,
令人退心招墮。所以說法利人,要以身作則。
要以身作則嗎?我也慚愧。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12-15 07: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60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