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3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一個大疑團
一個大疑團

劉先和:
學佛人不怕起疑,就是怕不起疑。因爲疑恰是一個結,解得開,學佛就進一步。
故而佛教中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之說,我個人修持體驗也證明,這不是虛言。
我學佛就常常是在解疑中向前走,每解一次疑,自己就覺得對佛法的理解更深一層。

記得有一段時間,就有一個大疑團,久久揣在我的心中,難以釋解。
這就是《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然而,
佛又在《妙華蓮花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聞其聲音,皆得解脫。”又還在此經中和《楞嚴經》中,多次說到,
若有人遇各種各樣災難時,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即時得以解救,化險爲夷。
一處說以色見如來,以音聲求如來,是人入邪道。一處又主張,
遇難之時要一心稱念菩薩名號,這豈不兩相矛盾?

就是這樣一個大疑團,像一個疙瘩擱在我的心底,時不時要冒出來,逼得我思考,
不思考還不⋯⋯行。我是一個居家學佛人,沒有師長請示,沒有大師指教,
曆來一切問題全是靠自己解決。這個疑團出現之後,自己獨自反複思索了很長一段時間,
仍是不能得以釋解。怎麽辦?依照我一向解決疑難的辦法,唯一的途徑就是讀經,
認認真真地讀,反反複複地讀,一字一句地讀,逐字逐句地去思索。如此堅持一段時間,
終于使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明白。佛說不要以色見如來,不要以音聲求如來,
這是告訴我們一種理義,因爲佛是無相的,佛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正如《金剛經》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自然一切以相見,
以音聲求都非正道,這是佛法之真谛,不容置疑。而佛告訴我們在受難之時,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之名號,即時得以解救,那是一種解救危難的方法,或者可以說是一種急救方法。
再放大一點說,這也是一種緊急的修持方法,一種自救的應急方法。表面上看,
這兩者之間好像是互相矛盾,但其實不然。理義和方法不能混爲一談,在這裏,
理義是揭示佛法實相之境,方法是通向這一實相的各種途徑。理義不是方法,
方法也不是理義,差異就在這裏,所謂的矛盾也就是在這裏。佛與衆生本是一體,
所差之别如同禅宗六祖惠能大師所說:“自性迷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何是迷,如何爲悟,
不識自性即迷。識得自性即悟。而人在危難之時,佛指示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
其實就是叫人通過這一方法識得自性,以此得以解救。因爲無論是火也好,水也好,
還是兵戈也罷,賊劫鬼怪也罷,一切災難無非都是妄相。見性之際,一切妄相皆無,
災難又存何處。由此所見,并非人人遇到危難之際,口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都能得救,
那得看念者所念程度如何,若是有人在遇危難之時,能萬緣放下,真正做到“一心”稱念,即時得救,
這是真實不虛的。在這裏我不得不提醒讀者注意,要特别注重考究這個“一心”。
我仔仔細細讀經,就是發現了這個一心,才有所感悟。佛在多部經中,
講述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都有“一心稱名”的字眼,至少也有“心
念”或“念念無生疑”之類的字眼。爲什麽佛要如此教誨,秘絕就在這個“一心”之中。
當人處在極爲危難時,能萬緣放下,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必定得以解救,這絕非妄言。
但若是雜心相念,一邊念一邊在思其他,或口念心不行,做不到一心,又何以能得救。
有句俗話叫做“心誠則靈”,用在這裏最爲恰當。由此,我又想起佛教中有一宗派,叫做“淨土宗”。
這一宗派的修持方法,就是叫人一心稱念“啊彌陀佛”,以此收斂妄心,使心歸一處,萬念歸一佛念,
念至無念,通達淨土。此法與佛祖教導衆生,危難之時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實是異曲同工。
還記得觀世音菩薩在向佛彙報其修持方法時,曾向佛說:“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
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十方三世六道一切衆生同悲仰故,
令諸衆生于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楞嚴經》)。這裏的“于我身心”是關鍵,是要旨。
能于我身心者,即可獲十四種無畏功德,若不能于我身心者,又何以能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什麽是“于我身心”?那就是于觀世音菩薩身心相同,相一緻,相以通達。
故此,同樣的危難處境,同稱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否得救,不在于菩薩,而在于自己。

由這裏也就又帶出一個疑團,若是有人遇危難之時,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
得以化險爲夷,那麽這是他救還是自救?這個随之而出的問題又折騰我好一段時間。
當人遇危急之時,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即時得救。到底是身外那個觀世音菩薩救的呢,
還是自性中的觀世音菩薩所救?一般人都不會提出這個問題,因爲人們習慣于身外那個觀世音菩薩,
一切都托付給了那個觀世音菩薩,靠那個觀世音菩薩來救渡自己。
然而,我卻不這樣認爲。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來,是因爲我認爲佛與菩薩不是一個固定的人或相。
釋迦牟尼是佛,觀世音是菩薩,但並非只有釋迦牟尼才是佛,也並非只有那一個菩薩叫觀世音菩薩。
佛與菩薩是一種境地,任何人修持到菩薩境地,他就是菩薩,修持到佛的境地,他就是佛。
故而,佛學理義中才有“佛即衆生,衆生即佛”之說。一個真正學佛修持人,必須敢于認識到這一點,
這也是一個真正學佛修持人不可缺少的信力,沒有這樣一種信力,想成就佛果,那只是空想。
如此,我就在想,當人處在十分危急之時,萬緣放下,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以此得救者,
到底是他力相救還是自力得救?我對此問題思慮了很久很久,不得其解。忽有一日刹那間醒悟,
憶起自己悟法時的境地,光明之時,萬物萬像皆無,山河大地全無蹤影,何來他與我,
又何來外與内,哪來的自力與他力,又哪能來的菩薩與我相。這全是自己執著我相與菩薩相所緻,
真是自我迷妄,自縛其心。何以要去分自力與他力,分菩薩與我,諸不知一切分辨之心皆是妄心,
真是可笑可悲。執著之心稍有不慎,随時随地都會湧出來興風作浪。這真是習力可怕,習力難抑。
至此,此疑團頓時也無影無蹤。我仰天一歎:是他力也是自力,是自力也是他力。啊!何處有力,
力在何處,力又是何物。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2-21 11:2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05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