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30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5354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理论] 阳痿病名演变
现在所称的阳痿,在古代有不同称谓。《养生方》称一般情况下的阳痿为“不起,这是阳痿病的最早命名,形象,通俗。“七十曰老”(《礼记》)故《养生方》称老年性阳痿为“老不起”。说明当时已从年龄上对阳痿的成因及治疗有所区别。

1 阴痿考源
《黄帝内经》中有多处涉及对阳痿的论述,对阳痿的命名有“筋痿”、“广阴器不用”、“阴痿”,但使用得最多的是后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阴阳)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又《灵枢‧经筋》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而《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则说:“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大甚为阴痿”,所言之“阴痿”确指阳痿,盖肾虚脉大为劳,肾开窍于二阴,劳伤于肾可以导致阳痿病变。《素问‧痿论》更提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阴司天,湿气下临,肾气上从,黑起水变,埃冒云雨,胸中不利,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素问•本病论》:“太阴不退位,…。湿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欲不下,泄注淋满,足胫寒,阴痿闭塞,失溺小便数。”《灵枢》也指出“足厥阴之筋……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及“阴者、宗筋之所络也”。综上所论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有关性功能障碍共提出阴痿、阴器不用、筋痿三个病名,从经文含义和时代特征分析,当时阴器不用,筋痿二个病名应该是泛指男女性功能障碍,因为阴器不用是指生殖器机能低下(当然应该包括男女双方),而《素问‧厥论》则指出“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则更明确提出筋痿即泛指男女性功能障碍。《黄帝内经类析》一书解释《素问‧痿论》更提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则明确解释白淫即男子滑精、女子白带。说明筋痿当时应该己包括男女生殖器功能障碍。
对阴痿的含义探讨
根据《黄帝内经》书中对阴痿病病因病机及症状的反复描述,可以认为阴痿当时应该是专指男性性功能障碍,其理由有三。其一根据中医疾病命名规则、古代在中医学理论形成初期,将腹侧、下部以及一些隐而不见的部位谓之阴,所以将男性性功能障碍称为阴痿也就非常自然了;其二《灵枢‧刺节真邪》言:“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在此茎垂即专指男性阴茎和睾丸,亦为阴精之候,由此可见《黄帝内》所言阴痿应专指茎垂痿软,即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其三《黄帝内经》中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作了详细阐述。认为房室不节,恣情纵欲,可致肾精亏损、虚热内生、宗筋被灼以及过服温燥伤阴之品,致阴血亏虚。血脉不充,宗筋驰纵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病因,相反对肾阳虚损所致的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却未重点提及,正因为肾之阴精亏耗当时被认为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黄帝内经》时代将目前男科临床常见病“阳痿”称为“阴痿”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阴痿阳痿命名的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五常政大论”、“广本病论”及《黄帝内经灵枢》的“经筋”、“小针解”等篇,均将男性性功能障碍专门以“阴痿”命名,为后世男性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隋巢元方储病源候论》设“虚劳阴萎候”,《史记.五宗世家》“端为人贼戾,又阴痿”的“痿”,正义注曰“不能御妇人”,更明确地提示了阴痿的含义14。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虽有“阴痿不足”、“阴痿不起”、“男子阴痿、“阴痿”广阴痿绝伤”和“丈夫阴气不足”等称谓,但对此病的命名基本上还是沿袭《黄帝内经》,治疗原则仍以滋补肾阴为主。晋唐之间的《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干金要方》等均以“阴痿”名之,辑录我国晋唐间百余部医籍的日本《医心方》亦统一命名为“阴痿”,唐王焘《外台秘要)》沿袭之,亦有“虚劳阴萎”篇:至宋严用和《济生方》仍归入“虚损”门。可见唐以前一般将阳痿称为“阴痿”。宋元时期除沿用“阴痿”之名外,还有其他几种称谓,如“阳道痿弱”(《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阳事不能”(《博济方》),“阳事不举”(《和剂局方》、济生方》),“阳气痿弱”(《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阳事不兴”(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阳事痿弱”(御药院方》),“阴痿弱”(世医得效方》),“阳道不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阳事断绝”(《瑞竹堂经验方》),“阴气痿弱”(《太平圣惠方》),“阳事痿怯”、“房室不举”及“男子绝阳”(《和剂局方》)等。
从上可以看出,元以前虽以“阴痿”为名者多,但病名杂乱,而且在一些医籍同时出现不同的病名。如《和剂局方》中就有“阳事痿怯”、“房室不举”、“阳
事不举”、“阳事不兴”、“男子绝阳”等5种名称。
至金元时代对男科学贡献最大的当属朱丹溪《格致余论》,他认为阳主动,阴主静,人的生命常处于阳动状态中,故阴血最易耗伤,对男性病的治疗主张滋阴消热;保阴存精,创大补丸以补肾水,降阴火。其“阳有余而阴不足”论为后世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李杲《脾胃论》则更强调脾胃阳气的重要性,他对“肾之脾胃虚”的治疗提出温肾回阳学说,为后世医家运用温补肾阳法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开辟了新的途径,亦为明代张景岳对阴痿的重新命名奠定了理论基础。

到了明清时期,命名不统一的混乱状况得以改善。 “阳痿’一词首见于明张介宾(1563—1640)《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痿》。鉴于明代以前阳痿多言阴痿,亦可散见于女科,极易产生误解和混淆,故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对阳痿的病因首次作了全面总结。他认为: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由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亦有肝肾湿热,以致宗筋弛纵而为痿弱者;也有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若遇惊恐不释,亦可导致阳痿。并分别介绍了治疗方法。提供了简易方1首,常用方剂18首。“阳痿”专指男子阳具痿弱不用。痿亦作萎,譬喻男子之阴茎如草木之枯萎不举,这与现代所称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相吻合,并明确指出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可有肾阳虚寒和肾阴亏虚二个证型,并确立了相应治疗方案,他对中医男科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明确了阳痿病属“阳不举也、阳道不振”的论点,有利于与明代以前部分医家所言女性阴痿(女性性机能障碍)相鉴别,并确立了阳痿病名,由于张氏理论造诣深厚,临证经验丰富,是公认的名家,故此论一出,劝后世影响极大,后来的多数医家在论及“阳痿”时,都遵从张氏说,并以其理论为掘指导临床实践。故此后用“阳痿”命名者渐多。由此可见,“阳痿”之名古已有之。并非泊来品。但明代是封建势力极其盛行的时代,限于历史原因张景岳并未将女性性功能障碍以阴痿病名单独列出,也未对该病加以详细阐述,这就造成了明代以后仍有部分医家以阴痿来命名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作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代名词,自明代着名医家张介宾创用至今已历400余年,为现代业男性科者沿用不替。其间清代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人韩善征所着《韩氏医书六种》(1897)中有《(阳痿论》2卷,肇阳痿专论之始。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专着,有张永臣等编着的《阳痿证治全书》,书中对针灸、脐疗等外治方法介绍甚详,颇有特色。
明清时代是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学术分科日渐完善,学术交流逐渐普及,这就为张景岳将专指男子阴茎痿软,阳事不举的阴痿一名改正为阳痿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清代韩善征着书时,便以《阳痿论》名之,林佩琴的《类证治裁》、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专篇论述阴痿时,都采用了阳痿之名。但在明清时期。亦有部分着作如《济阳纲目》、《张氏医通》、《病机汇论》、《证治准绳》、《临证度针》、《医碥》、《集试秘览》,《赤水玄珠》、《医宗必读》等仍以“阴痿”名之。不过,在明清医籍中,一般不混用两种名称,用“阳痿”者不用“阴痿”,用“阴痿”者不用“阳痿’,改变了宋元之前一书多名混用的状态。《杂证治要秘录》则明确指出“阴痿即阳痿”。
如清末民初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仍言“阴茎不举也,肾脉大甚为阴痿”,民国时期的医着中沿用明清命名之法,多以“阳痿”名之,但少数医籍如《中西验方新编》,《通俗内科学》、《民众医药指导丛书》等仍以“阴痿”为名。从以上本病病名演变的轨迹可以看出,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名“不起”;秦汉至金元时期以“阴痿”为名占主导地位并杂以其他名称;明代始以“阳痿”为名后。至民国之间,以“阳痿”命名为主,少数医家仍用“阴痿”名,但二者不在同一书中相互为用。随着近代西方泌尿外科学的引进,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产生,才将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正武定名为阳痿,并一直沿用至今。
病名的演变,是对该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不起”的命名法是一种直观法则,只从表像上说明本病的临床现象。“阴痿”的命名是一种定位法则,因“痿”病有多种,只有加上脏腑脏器来加以定位才能限制“痿”病所指内涵,“阴痿”即指发生于阴器的痿病,也即言阴茎痿软不用。“阳痿”的命名则又前进了一步,从功能活动来加以命名,在中医学中,“阳”可指代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阳痿”的含义应该是指阴茎的功能活动低下不能坚举以行房事。
3 有关阴痿、阳痿病名的争议
阴痿、阳痿的争论
我们认为祖国医学在系统理论形成初期将男性房事不能命名为阴痿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古代医家已认识到肾阴亏耗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而且男性生殖器位于下腹部隐蔽之处,按中医病名命名规则当属阴无疑。随着后世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渐臻完善,明代医家张景岳通过临床观察认识到肾阳亏虚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全面起见,将阴痿改名为阳痿以专指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对中医男科的发展以及和西方泌尿外科学的融合起了决定性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阴痿和阳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它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概括了几千年来我国男科学的发展历程以及祖国医学对性功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
用“阳萎”,还是用“阳痿”
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定名并公布之前,我国医学出版物对“阳痿”、“阳萎”的使用相当混乱:不仅同一出版社所出的出版物两者混用;同一作者在其主编或撰写的书稿中这里用“阳痿”,那里用“阳萎”;就是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甚至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也是使用不—。故199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将“impotence”定名为“阳萎”,并于1998年l0月公布。现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将其定名为“阳萎”,所有的出版物理应统一于此。但公布4年多来,发现这一名词的统一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医学图书中,中医界绝大多数用“阳痿”,西医界一般也多使用“阳痿”,而泌尿外科图书则多用“阳萎”。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医学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现代中医学》、《中医大词典》、《中医学》等等,均用“阳痿”。一般西医图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计划生育》、《英汉医学辞汇》、《协和医学词典》、《英汉医学辞典》、《stedmen’s医学词典》、《内科学》、《外科学》、《实用内科学》、《黄家驯外科学》等,也多用“阳痿”;而泌尿外科的图书,如《泌尿外科》、《现代泌尿外科学》等,使用的是“阳萎”。
医学期刊中,如《中医杂志》、《大众医学》、《家庭医生》、《健康世界》等多用“阳痿”,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用“阳萎”。新闻、报纸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上海科技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基本上都用“阳痿”。网际网路上:如在“搜狐”、雅虎”、“网易”、“中文Exite”等网站搜索的结果,“阳痿”多于“阳萎”。 可见,“阳萎”一词公布以来的统一效果不够理想。

一、宇义
关于“萎”,《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解:“草木枯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解:“植物枯槁。《诗••小雅•谷风》:‘无木不萎’。引申指人的死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认为:“①(植物)干枯;②衰落。”《汉字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解:“萎字的本意指草木干枯,引申为枯萎、衰颓、衰落等意。草木干枯,则其花叶委垂凋落,故萎字由艸、委会意(委又兼作声符)。”其他常见的权威性语文工具书的释义也大同小异。
关于“痿”,《辞源》解:“病名。身体筋肉痿缩、偏枯之病。”《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解:“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其他权威性语文工具书的释义也基本上如此。《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1998年版)等强调为中医指身体某些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汉语学习》期刊还专门论述了“萎”“痿”二字的使用问题,认为“这两个字在意义—上不同,词性上也不同”,“两字决不能通用”。 今痿证即痿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又称“痿病”,定义如下:“痿病是由邪热伤津,或气阴不足,而致经脉失养,以肢体软弱无力经脉弛缓,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病征。”痿病病位涉及四肢筋肉,个别患者还可发于身体某一局部,均属中医痿病范畴,痿作为一大类疾病,范畴相当广泛。广义的痿,指以功能衰退甚至不用为病机的疾病,如偏枯、脏痿、阳痿等既。
就其科学性而言,《辞海》将“阳痿”这一名词定义为“成年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而不能性交的现象。”从勃起功能障碍而言,将其形象性地比喻为“草木枯死”或“植物枯槁”,似乎也较确切。但总不及“阳痿”为好。就其“科学性”而言,似乎定名“阳痿”比定名“阳萎”较好。另一个重要观点,“阳痿”这一名词已可讲为语文学界、新闻传媒以及广大群众所认定。医学界对这一名词使用不一,中医界绝大多数用“阳痿”,西医界一般也多使用“阳痿”。从“约定俗成”角度考虑,似乎也以定名为“阳痿”较妥。
3. 要否由“勃起功能障碍”取代

近年来,出版物上有用“勃起功能障碍”取代“阳痿”或“阳萎”的趋势。
2000年“全国男性日”前后,有些男科专家在大声疾呼:医学术语中的“阳痿”应由“ED“取代。“ED”为英文 “erectile dysfunction“的缩写,其含义为“勃起功能障碍”。
阳痿(Impotence)是中西医共有的病名,阳痿作为病名虽已沿用已久,但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阳痿一辞容有轻蔑的含意和缺乏精准的定义,如阳泛指男性,也可含糊地指阳具。痿则指枯竭死亡。不能明确指出病变部位、性质(炎症、肿瘤、外伤……)和功能损伤程度。一旦当病人被诊断为阳痿之后,便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抬不起头,这样更不利于治疗,故在1993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已在一项命名的会议中正式将阳痿正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作为其正式的学术名词,ED明确指出病变部位在阴茎,性质为功能性,程度为轻微,预后好。同的也将其定义由发生在男女性交活动中延伸为可以出现于各种层面的性事活动中之障碍性功能的表现,使阳痿不再是丑陋与羞耻的代名词,而是医学上的一种亟待诊断评估与治疗处置的疾病之一。。在《Index Medieus》(医学文献索引)的医学主题词(MeSH)中,只将“impotence”列为主题词。在网上MEDLINE查到含有“impotence”的文献8376篇。含有“erectile dysfunction”的文献7898篇。我国1999年出版的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图书《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认为:“1990年以前,“性无能”(impotence)和“性功能障碍”(sexual dvsfunetion)的概念较为含混,有时指‘狭义的’ED(我国称之为‘阳痿’)……”;2000年出版的《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将“阳痿”作为是“勃起功能障碍”的“又称”;2001年出版的《实用内科学》(第11版)索引中只有“阳痿”,正文中将“勃起障碍”(erectile disorder)和“阳痿”(impotence)并列;《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也说:“勃起功能障碍”“以往称为阳萎”;有的报纸已将“勃起功能障碍”作为正名,而将“阳痿”当作俗称;还有作者主张:“严格说来,二者(指‘勃起功能障碍’和阳痿)并不完全等同。

BY 自己整理的资料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美国 | Posted:2006-10-11 11:04 |
混沌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Re:?贽瓷靡栳?
艘懂钎氪岆竭旆辉陛.郅郅淕烩剩涴系嗣恅瓬. 表情 表情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北京市 | Posted:2006-10-11 11:5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84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