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1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心 銘

圖 1.



心 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
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
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
生無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淨,無心用功。
縱橫無照,最為玄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
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
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在目前。
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鑒,體自虛玄。
念起念滅,前後無別。後念不生,前念自絕。
三世無物,無心無佛。眾生無心,依無心出。
分別凡聖,煩惱轉盛。計較乖常,求真背正。
雙泯對治,湛然明淨。不須工巧,守嬰兒行。
惺惺了知,見網轉迷。寂寂無見,暗室不移。
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真常,森羅一相。
去來坐立,一切莫執。決定無方,誰為出入。
無合無散,不遲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
心無異心,不斷貪淫。性空自離,任運浮沉。
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
見在無住,見在本心。本來不存,本來即今。
菩提本有,無須用守。煩惱本無,無須用除。
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愛,絕觀忘守。
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對境,分別非識。
一心無妄,萬緣調直。心性本齊,同居不攜。
無心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
得失兩邊,誰論好惡。一切有為,本無造作。
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舍事,悟罷非異。
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
莫滅凡情,唯教息意。意無心滅,心無行絕。
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
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將心滅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
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
菩提影現,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疏。
寵辱不變,不擇所居。諸緣頓息,一切不憶。
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囂,內心虛真。
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常現。
通達一切,未嘗不遍。思維轉昏,迷亂精魂。
將心止動,轉止轉奔。萬法無所,只有一門。
不入不出,非靜非喧。聲聞緣覺,智不能論。
實無一物,妙智獨存。本際虛衝,非心所窮。
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
此宗毫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
無處安心,虛明自露。虛靜不生,放曠縱橫。
所作無滯,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
照無相苑,朗涅槃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
不起法座,安眠虛空。樂道恬然,優游真實。
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
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前常住。

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法融的著述,據《宋高僧傳》卷十《唐天臺山佛窟岩遺則傳》說,遺則曾為法融的文集作序,
其書三卷現已失傳。現在所傳的只有存於《全唐文》卷九百零八和《景德傳燈錄》卷三十中的《心銘》,
共一百九十八句,每句四字。《心銘》主張:「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又說:「菩提本有,不須用守;煩惱本無,不須用除。」這種思想顯然成為後來南宗所倡導的頓悟說的先聲。
此外,據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十一及永明延壽《宗鏡錄》卷九十七所記,法融還有一種著作叫《絕觀論》。
此論近代出土的卷子本有四本(巴黎國民圖書館藏三本,北京圖書館有一本)。
這些大概都是唐貞元十年(794)前後的寫本,篇幅似乎不完全,《宗鏡錄》卷九十七引文未見於他本,
但第九卷及七十七卷所引之文,敦煌本都有。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1-17 20:5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34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