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02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悟無所得即入不二真心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15-01-16 02:37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慧律法師:所以,行人發大心者,依此偈修,
【定當獲福無量,亦當受十方如來慈愍攝受,
以隨佛學即是佛之真子故。】以隨著佛而學就是佛之真子,
注意喔,是隨著佛而學,
不是把佛法當作學術來研究那一種佛學喔!
意思就是佛怎麼講,我們就依教奉行,叫作隨著佛而學。
佛怎麼講,你就依教奉行,這是佛的真子。
簡單講,入真實修行,就是真子的佛弟子,
如果是用妄識、妄心,用能所不斷、是非不斷的心,
剎那生滅的妄識心修行,那麼不是真修行人。
所以,記得,我們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不增不減的,
諸位,就是你一下手處,記得,看到什麼境界,你就告訴自己,
空無自性。空無自性就是空,空就是不可得,
你在不可得里面空撈把抓、動念、執著都沒有意義。
在佛的角度看起來,眾生所有的執著沒有任何的意義,
眾生百般的計較沒有任何的意義,
眾生種種的分別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空無自性,
空無自性就是空,在絕對的空性裡面,你妄執、妄分別、妄動,
這個統統叫作識心;識心不可得,放下那一念就是識性。
所以,心入於真實,就是心入於真如的修行。
用真如的心修行,才能真正進入修行的狀態,
也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我重複告訴大家說,
不是說(光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錯,
念佛有沒有回歸當下,你是用真如心念佛,就叫實相念佛,
雖念而無念,雖念而無能念所念,如果你今天不聽經聞法,
也不能了悟心性,真如的本性,你一樣在念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是你底下潛藏著生滅習氣,
業力、業識、無明,那麼的強烈,你怎麼有辦法臨命終有把握?
為什麼要聽經聞法?就是讓你在臨命終的時候做得了主,
更有把握,今天才要聽經聞法。慧律法師:
佛為什麼建立種種的法相?這樣說法才有一個依靠,
要不然說什麼法,對不對?假藉種種名相,
讓你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如,所以語言文字是方便,
演講是方便,入於真如不生不滅,這個才是究竟,才是佛的本意。

【以上略微介紹一下四門。
《楞伽經》最初的宗旨,即是欲令行人入於此四門,
通達此四門,因此頓斷煩惱,分證法身,
所謂“不歷僧祇獲法身”即是此義。】僧祇就是三大阿僧祇劫,
一大阿僧祇劫,我把它算起來是十的四十七次方年,
一大阿僧祇劫是十的四十七次方年,那麼,三大阿僧祇劫,
剛好三乘以十的四十七次方,1後面四十七個0,000......
四十七次方;十的四十七次方就是1後面四十七個零,
喔,這是真長,很久,很久啊。
【“不歷僧祇獲法身”即是此義。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即是下面的“離四門” ,】
諸位,這裡有句話要特別交代,佛所建立的法相,
統統要叫你離法相,離煩惱,佛為什麼建立種種的法相?
這樣說法才有一個依靠,要不然說什麼法,對不對?
假藉種種名相,讓你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如,
所以語言文字是方便,演講是方便,入於真如不生不滅,
這個才是究竟,才是佛的本意。

第二步即是下面的“離四門” ,
哪四門?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
【所謂“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出乎就是超越,入乎其名相當中,
而超越一切的名相,叫作入乎其中。
我們講經說法一定要開口就是佛學的名相,入乎其中,入
一切的佛講的名相,然後出乎其外,
超越一切的名相,入於真實。
【亦即是大慧菩薩讚佛偈的“遠離覺所覺”。】
這個“覺”上面加一個:能,遠離能覺還有所覺。
諸位,究竟覺是沒有能覺沒有所覺,也沒有能見,
沒有所見,亦無能知,亦無所知。
所以,佛是無知、無見、無覺、無法,
不見一物名為見道,無有一法名為正法。

所以,佛不立知,不立見,不立覺,不立法,四種不立
(師父豎起四個手指頭)。
不立知,(因為)有知就是能知所知;
不立見,(因為)有見就是能見所見;
不立覺,(因為)有能覺就有所覺;
不立法,(因為)無有少法可得。不立法,
如果有法可證,就有能覺之智、所覺之法,對不對?
那就不對了,法即是智,智就是法。

【(B)離四門——覺自心現量,離心意意識】
諸位,覺自心現量,這句話很重要!萬法唯心現量,
就是萬法不離現前當下這一念,任何根、塵、識心,
都跟現前這一念遙相呼應。念佛也是自心現量;
拜佛還是自心現量;一切的行、住、坐、臥還是自心現量,
你今天任何的修行,念佛、拜佛、誦經,
統統不能離開唯心現量。所以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了,
這顆心你都不了解,為什麼要聽經聞法?
就是要了解這顆心,不被妄識所動搖。

覺自心現量,“離心”、頓點,“意”、頓點,“意識”、頓點,
“心”就是第八意識,“意”就是第七意識,“意識”就是指第六意識。
如果講八識,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
阿賴耶識,如果講第八意識,只有指“心”。
還有在這裡附帶說明的,“心”,在這裡,
唯識學裡面講,方便稱為“心”,就是第八意識,“意”就是末那識,
“意識”就是第六意識,這個統統在這個唯識學裡面,
給它一個暫時的一個名相。在座諸位,這裡有一個重點,
就是說,每一本經典在不同的時空裡面,佛所講的這些名相,
略有一些變動、變更,究竟義理是真如是一樣的。
但在某一些經典裡面,講到這個心,
它有時候就不是講第八意識了,這個心,如果在其他經典講,
譬如說菩提心,心變成中性的名詞,加上菩提心是好的心,
加上無明的心,就變成壞的心,噁心也是心,善心也是心,
所以就變成中性的名詞。因此這個名相在不同的時空,
有不同的運用,這一點一定要附帶說明的。

【如何得離四門?謂須覺了一切法皆是自心現量: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皆是自心所現量,非有、】
就是無,無就是斷見,【非無、】就是有,有就是常見。
若說我們一切法“無”,那是斷見,那就變成沒因果啦;
如果說萬法“有”,那就承認萬法是實有的,那麼就是常見,
不了解萬法是緣起如幻的。【亦非】 頓點,【非有無,】
這個怎麼解呢?亦非、非有無,亦非,停一下;非有,
畫一線,那個就是無,無的前面,最下面那個無的前面加一個:
非,非無,非無的旁邊括弧就是有,非有在旁邊括弧就是無,
非無在旁邊寫一個括弧就是有,這個字怎麼解呢?那個非字,
第一個非字,就是非無非有,答案還是一樣,亦非非有非無,
也不能說非有,也不能說無;第一個非字也不能是非無,
也不能說是有,說就落入兩邊,就不是佛性了。
【離四句、絕百非,】四句就是有、無、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四句由這個演化出來的百句統統是不對的。
離四句、絕百非,百非是從哪裡來?百非是從四句演化出來的。
有的人第一次來聽經,我說離四句,他寫離開春夏秋冬
,阿彌陀佛!真的喔,你沒有檢查那個筆記,那
個很好笑的喔。那個字都隨便湊合,只有他看得懂,
我都看不懂。有時候拿他們的筆記來看,牛頭不對馬嘴,
我的意思又不是這樣子,所以佛學的素養不夠深厚的,
他就會隨便寫兩個字來湊合。離四句,他就寫離春夏秋冬,

真的,這絕對有,絕對有,不用怕沒有。
【遠離一切妄想,非言思所及,行者如是觀察覺了,則得離心意意識。】
就是生滅、妄識。

【言“離心意意識”即是總言離四門,】諸位,為什麼要離呢?
因為它是生滅法,它是妄動,是執著,是分別,
是顛倒,統統叫作識。為什麼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
就這麼時”?“不思善、不思惡”是什麼意思?
就是不要落入識心分別,思善是意識,思惡還是識心分別
。【因為五法】(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三自性】(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
【八識】
(剛剛講過: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
【二種無我】(人無我、法無我)
【皆是心意意識之所變現故。】諸位,這個變現兩個字,
對唯識學特別的重要,不是哪一個人在主宰,
是識的功能本身就有變現,所以萬法都是唯識所變現出來的,
並無實體可得。【因此若離心意意識,即得頓離一切相,】
諸位,什麼叫做頓離?頓離就是了悟了相相本空,法法本空,
相相空無自性,所以相相然後趣至本空,法法趣至空無自性,
所以法法本空,離一切相就是頓除煩惱。所以修行佛法人,
那麼你只要聽師父一句話就見道,
這句話就是你一輩子要牢牢放在心中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
這一句話八大宗派都會用得到,這一句話就是:到死不取於相,
就頓離、就頓悟。從今天起你發“到死絕對不取任何的相”(的心),
讚歎你也好,人家傷害你也好,冤枉你也沒有關係,
做了很多善事也真的不著,惡是當然不能去做,是不是?
你度了很多眾生,記得就是不能著,
而且這一句話是一輩子用得到的。
從今天起,沒有聽經聞法那個不管,你從現在起,
永遠不要去看眾生的缺點,不要去講眾生的過失,
不要說自己很行,不起狂妄,不起貪婪。縱然你今天日中一食,
也不值得驕傲;縱然你今天通達三藏,也了悟無一法可得,
也不值得你來誇大自己、自我膨脹;
縱然你今天頓悟了佛陀的心法,也不執著說我是聖人。
總是萬法著不得,到死不取於相,便頓離一切相,
而且這句一輩子你都用不完。因為一般人都有正義感,
看到那些惡劣的人:呃,怎麼會這麼惡劣啦,是不是?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16 09:38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諸位,這裡有句話要特別交代,佛所建立的法相,
統統要叫你離法相,離煩惱,佛為什麼建立種種的法相?
這樣說法才有一個依靠,要不然說什麼法,對不對?
假藉種種名相,讓你契入不生不滅的真如,
所以語言文字是方便,演講是方便,入於真如不生不滅,
這個才是究竟,才是佛的本意。

【所謂“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出乎就是超越,入乎其名相當中,
而超越一切的名相,叫作入乎其中。
我們講經說法一定要開口就是佛學的名相,入乎其中,
入一切的佛講的名相,然後出乎其外,超越一切的名相,入於真實。
慧律法師*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16 09:38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在這裡還要再強調一下,空無自性,可是它有其自體性。
因為佛性它不是相,所以它空無自性;可是它不是沒有體喔,
佛性沒有體的話,你修行修什麼?對不對?佛性有其自體性,
佛性有它的體性。
諸位,識心分別,沒有它的自體性。識心分別是妄,
真如是圓成實,意思就是:它存在,可是不可觸摸。
佛性存在,空無自性,可是它離塵有自體性。
佛法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一下子講空無自性,一下有其自體性,
他就會......:喔,這個到底要怎麼去理解?慧律法師*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17 09:26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醒木稱醒目,又叫響木,是一種在曲藝表演中經常使用的道具。
醒木實質上是一種小硬木塊,常由紅木等高檔硬質木材製成。
多被用於單口相聲,評書及鼓書的表演中,作用基本為「攏耳音」,
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另外,中國古代的衙門裡,均有一塊用硬木製成的道具,用來發聲。
在中國的衙門裡,木塊通常保留一塊木方的形狀,
並被稱之為驚堂木用於拍枱示威嚴,
阻止閒雜人等再七咀八舌,胡說八道。

醒木也是一種道教法器,在一些儀式中會用到。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1-17 09:30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緣起性空攝用歸體 性空緣起由體起用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7-05-05 18:05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7-05-05 17: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57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