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佛性论云: 经中佛以幻师为譬。佛告迦叶。 譬如幻师。作诸幻像。所作等幻虎。还食幻师。 迦叶。如是观行比丘。随观一境。 显现唯空。故实无所有。虚无真实。 云何能得离此二边? 由依意识。生唯识智。 唯识智者。即无尘体智是。
诸位!离尘无体性,跟离尘有体性, 只要你记得这个,就好修行。 离尘无自体性就是妄心、妄识; 离尘有自体性,就是真心,就是明心见性、如来藏、真如。 (慧律法师楞严经第五套[破妄显真(十番显见)])
澈见本心/平常人: 问:真心有如光明, 妄心有如黑暗,光明显现时, 黑暗消失,黑暗出现时,光明隐没, 这叫一体两面,是吗? 答:妄本无性, 如何能与真心一体两面呢? 妄是真心的错误认知, 并非实有,若能得正知见, 妄即是真心。若以一佛乘的立场观之, 乃至妄心深重的众生, 其真心本无增减,本自具足, 何有妄心据其一面呢? 真妄不二,您却分为二, 光明与黑暗,真与妄, 这样对治,如何能了是妄。 只是误认,如幻见老虎食人, 一场惊慌后,定神一看, 只是一张画,当下即无妄,无妄即真, 当时的妄虎并无实体, 而能妄者,正是汝之真心, 所谓妄即是真。 如果把真妄分为二,或一体两面, 这就须展开一场真妄之战, 或光明与黑暗之战, 不管用什么战术, 因为您已经把妄看成实体了, 形成了对治法,就算汝每次都赢, 妄依然存在,没完没了, 故称不了义。 站在一佛乘的立场来看,汝就像举刀杀幻虎, 幻虎死了一只又来一只, 因为您之能所已立,能杀与所杀, 将不断重复演出,无有了时。 再举一例:如人锄草不除根,纵然勤奋不懈, 十坪草地虽也照顾的寸草不生, 且经三大阿僧祇劫皆能寸草不生, 但若失照顾,虽经三大阿僧祇劫, 三十天后,杂草又长出,永无了时。 这就二乘之不了义法, 所以说真妄不二,方名一佛乘了义之教。 您所说是二乘的见地, 吾人所说:应体悟妄心即是真心, 两者同体异名,若除妄别求真,此真亦妄。 须真妄两忘,方名觉妄, 觉妄即真,如是名为「真妄不二」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