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49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数位命理街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宗萨仁波切:大乘佛教的名字就表明了它是宏大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16-03-17 17:05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因为并没有真正存在的美丽或丑陋限制着事物,
不具美丽和丑陋本质的空性,
才可以同时具有成为美丽和丑陋的可能性。
空性的意思是:虽然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
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质,
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
事物并不是那个样子,但也不是“不是那个样子”。
因此,空性并不是一种断灭论,
并没有否定任何东西的存在。
空性是离于二元判断,因此没有任何限制。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7:05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智慧与方便这两个术语,常会在经论中见到,尤其在大乘佛法中,更为强调,即在行菩萨道时,
既要具有般若慧,同时也要具有方便智(天台宗称为实智与权智)。般若慧是契证真理实相的智慧,
方便智是为接引众生随机应变的智慧。《大智度论》比喻说:「般若如金,方便如热炼了的金,
可作种种饰物。菩萨初以般若慧观一切法空,如通达诸法性空,即能引发无方的巧用,名为方便。」
般若侧重证悟诸法的空性,方便侧重善巧救济众生的大行。

智慧的梵语praj,巴利语pa,都音译「般若」,中译「智慧」,是对一切事物的道理,
能够判断是非、善恶、正邪等,而作分别抉择取舍。般若虽中译为智慧,但非一般的知解,
而是一种觉照的观慧,即如实了知四圣谛及诸法缘起的道理,并且与善心相应的智慧。

智慧是三学(戒、定、慧)之一,在六度中譬如眼目,唯慧学足以表彰佛法的特质,具有真实智慧才能解脱,
所以佛教是正信理智的宗教。原始声闻乘教法说:「明(慧)为一切善法之根本」。
大乘经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摄导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功德,趣向临入一切智海。」
可见智慧为一切功德的根本,修证要依智慧而得圆满究竟。

成就智慧,必以闻、思、修三有漏慧为入门;不从闻思修三慧渐次增进,不能引发修慧,也不能得无漏慧。
《杂阿含.八四三经》说:「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这是说修学三慧,
闻慧是从师(善知识)听闻正法,能成就闻慧,依闻慧审正思惟,如理作意可成就思慧,
依思慧随顺法义而精勤修习,可成就修慧,如此可以断烦恼,证悟真理。

方便的梵语和巴利语同为upya,在佛法上讲,为了引导众生趋向佛道,而作种种随机应变的善巧方法。
从各经论中,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1)佛菩萨为了顺应众生的根机,诱导进入佛法,用善巧方便施于教化;
(2)证悟真实之理,称般若慧,通权宜之智,称为方便智;(3)权智(方便智)与实智(般若慧),
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示现的法门;(4)般若是证真理,方便是为证真理而作的加行。

从佛法流传世间说,修行是最重要的一环,不论初期根本佛教的解脱道,至大乘佛教的菩提道,
都是注重中道正行的修证,对「于四谛如实知」,通达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等法义,
这是从「法」的开展,是甚深难行的;所以为了弘法利生,佛法普及,接引初机群众,培植世出世善根,
适应实际需要,展开修行的方便,有先从重「信」心的启发,然后再由浅入深,不能不说是一种善巧方便。
由有信心的启发,而成就四不坏净:「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即对三宝坚固不变的信心,及有正常的戒行。这是以信为主,由浅而深入的方便法门。

《法华经.方便品》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
所不能知……吾(佛)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所以者何?如来方便波罗密,皆已具足。」经中并举着名的七喻,如《火宅喻》大意说:
有大长者,财富无量,某日宅舍起火,长者之诸子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知不觉。长者为救诸子出于火宅,
乃设方便,谓屋外有羊车、鹿车及牛车,欲赐诸子。待诸子奔离火宅,长者乃各赐一大白牛车。在这一譬喻中,
火宅比喻众生在三界中,为八苦等所逼恼而不自知,诸子比喻众生,长者比喻佛。
天台、贤首更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比喻羊车、鹿车、牛车,为方便权教,
别有一佛乘,比喻大白牛车,才是究竟实教。说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

又如在《维摩诘经.方便品》等,内容记述维摩诘居士,以各种方便化益众生,令发道意。
且在毗舍离城示现疾患,佛陀派遣诸大声闻、菩萨前往慰问,藉此因缘对话,演说出种种不思议妙法。

《法华经》卷一说:「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异方便」,就是特殊的施设方法,或殊胜的方便,依经文所说,是指佛灭后,造佛舍利塔;
严饰或彩画佛像;以华、香、幡、盖、音乐,供养佛塔和佛像;歌赞佛的功德;
向佛塔、佛像,合拿、礼拜等。这是佛灭后,弟子们怀念佛而发展起来的方便。

佛法中方便善巧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透过智慧为先导,在有智慧人为了方便随机度化众生,
才可用方便法门。如无智慧,或过分重视方便,不务实际的信行,就不免流于通俗化与神化,
甚至会产生种种流弊。所以《法华经.方便品》又说:「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即当趣入真实佛法时,要舍离一切方便法门。没有智慧,不懂方便,而烂用方便,
有时所得效果是相反的,所以佛门有一句警语说:「方便生祸害」;也有用「方便出下流」的。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504965-%E6...%87%E6%96%B9%E4%BE%BF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7:07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能发出法上的取心要欲,首先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一个法字;
第二就是要看到法上的道;第
三要知道只有在法道上走,才能摄取到真实的义利;
第四就是再再地强化这种心,
让它串习成心里的语言、想法,强之又强;
最后让它的力量最大,大到心中只有法,一心要依止法。
无论怎么样困难,就只是法,为了求到法可以牺牲一切。
恭录自 益西彭措堪布微博开示.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7:1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406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