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98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頂尖的頂尖Top Of The World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17-02-03 12:0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自心寶塔本具足 含藏法界無盡藏

大圓滿修持心要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
生佛平等
華嚴經說: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實相現前,如如不動。』
此謂眾生與佛不二之體性,
猶如真如之不動。
「生佛平等」並非用意識去想:
「我與佛平等」,而是真實了悟,
自己本來清淨的體性,
與諸佛眾生的體性融為一體,平等不二,
此體在佛不增,眾生不減,
不生不滅,光明遍照,能生萬法。
所以就根本講,
且卻的見地和禪宗不二,
不過且卻有其殊勝的方便,例如:
一、先經上師灌頂,傳承加持,
上師上承諸佛五智法流,
灌注弟子身心,令他快速覺悟真心。
二、行者起修之初,即虔發菩提大願,
為度眾生願成佛,以度盡眾生為己任,
以此因地心,決定當來將證果地覺。
特別在修持上,要求時時了見本空本寂,
清淨無礙的體性,了知所見所聞,
所思所想,皆為夢幻,皆自心幻現,
如斯方能於修持中,不論動中靜中,
都能隨順法性,如輕舟駕浪,
隨高隨低,不起分別,
法性本來如斯自由自在,任運無礙。
故修到大圓滿,即無須執著,
一定要修什麼法,要得到什麼,
或者一定要住心於何處,
無所得為真得,無所住即為最佳的住處。

法界諸相猶如夢幻
法界函攝情、器、時三世間,
四聖六凡,宇宙中一切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淨土穢土,以及過去世、
現在世、未來世,皆為夢幻,
凡思想可及,語言可達,
文字可述之一切心,一切境,
皆空花水月,終歸寂滅,究竟不可得。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佛為實語者,絕無妄語,
故知一切相,一切念皆幻,
皆為鏡中影像,非有非無。
無奈眾生總是不信,自認有眼能見,
有耳能聞,有身可觸,樣樣真實。
殊不知所見所聞,皆夢中事,
夢中明明有六趣,醒後了了無大千,
惟須悟證,方能了知,
涅槃生死皆如昨夢,宇宙一切皆空,
惟真心不空。

法界諸相皆自心所現
法界分體、相、用三大,
體大為本來清淨體性;
相大就勝義言,為法界光明,
就廣義言,
乃宇宙所有形形色色的事事物物;
用大在妙用,即諸佛菩薩之度生大用,
廣言之,即法界一切動靜二相,
皆自心起用,亦皆自心幻現,
自心乃無相的覺性和如幻的
情、器、時三世間的總和,非空非有,
所以修心地法門有兩條途徑:
一、直觀法界性,無形無相,
無念無慮,明空不二,平等普遍,
能生萬法。華嚴經說:
「作如斯觀想,得如斯顯現。」
由此更進,思維以種種方法,
救度如母有情,令出苦海,長登彼岸。
二、了知萬法皆幻,從不染六塵,
不住空有下手,直達中道實相,
回歸本淨本寂,一切妄念意識全消,
整體法性當下現前。
﹝所以有如今幻妄身心世界,
皆因當初一念妄動演變而成,
今自心回歸不動本寂,體性自現。﹞

法界體性乃真佛
金剛經說: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應觀法界性,即導師(佛)法身,
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
真正的佛乃法界的體性,
法界的體、相、用三大。
體性無相,相用皆幻,
時時照了諸相皆幻,
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無非自心幻現,自然對一切物質、
心念,不起染著,即使黃金,
美鈔堆滿屋子,
也知為幻現,猶如夢中得寶,
究竟帶不走。
擁有之時,憂心如焚,怕偷怕搶,
怕種種天災人禍,失去所有;
而在享用之時,
又造下貪、嗔、癡、殺、盜、淫
種種之惡業,如此思維,自然不生染著。
自心既能不被塵相所染,識執所轉,
即免輪轉。

實修方法:根塵不偶
根塵不偶是生活中及修持時,
歸元的途逕,既六根不被六塵所纏縛,
凡於見聞覺知,如眼見色,耳聞聲,
不起分別取捨,此即不動心,
如稍有分別,當立即警覺,
自性已經在纏,本智已經蒙塵,
當即扭轉分別之心,返聞體性不動。
彌勒菩薩說:分別是識,
不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
倘若眼見色,耳聞聲,
不起分別、愛惡、取捨,
自然六根不偶六塵,
六根不被六塵所牽纏,
見如不見,聞如不聞。
諸位當曾經體認,在深定時,
對外界車聲,人聲,市聲,
以及種種雜音,雖然聽到,
根本未曾留意分別,
即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乃至一切色、聲、香、味、觸、法,
皆不起分別,
並非刻意不分別,而是自然而然,
不起分別取捨。
另一種定境,則為充耳不聞無知無覺,
偏入空定,不可取著!正定乃見聞覺知,
了了明明,不起分別,
進達「能所一體、心境『不二』」之大定。
倘於一切境,一切心有絲毫分別,
執著,取捨,自心已被塵識所纏,
當知此分別,執著,取捨之心,
即是自己生死的根本。

自心之外,空無一物
自心即法界,法界諸相,皆自心所現,
此心非肉團心,乃自性如幻起用,
自心之外,空無一物,一切皆究竟不可得,
即使息增懷誅等密法,
以及種種之度生法門,
亦皆自性所幻現,並非實有,
恒常如斯照了,剎那可見本來。
斯時,生佛同體,明空悲不二,
我法二執同破,只有大悲遍滿法界,
恒思以種種方法,救度苦海有情,
令登彼岸,度盡眾生已,實無一得度者。
至此無戒可持,自心即戒,
自心本淨自性戒,自心不亂自性定,
舉手投足,皆為妙用,塵塵色色,
無非般若。

自心即佛,成佛乃證自己本心
自心即佛即法界,
成佛乃證自己本心,非從外得,
如迷途稚子,找到爹娘,
爹娘是他本有,非因尋覓而得。
一切淨法染法,
諸佛眾生,輪迴,涅槃....
亦皆自己本有,體性本具如斯功能,
雖然幻化非從外得,
一切真空妙有,皆具足於自心。
時時照了一切相,一切念而不住,
照了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
三心不可得;以無執著故,輪迴根斷,
確信法界即佛,佛即自心,
自心猶如晴空,不生不滅.........
堅忍不拔,恒常如斯安住自心,
即得解脫輪迴,常登彼岸。

希望恐懼二心齊泯,佛性現前
直觀自性本體,一切塵相心念,
不起分別,天堂地獄,不欣不厭,
佛來魔來,不喜不懼。希望、
恐怖二心齊泯,佛性現前。
平日用功,當精勤於返聞體性,
安住「明空不二」大定,
此為諸佛一路涅槃門,
亦為一切眾生的大解脫門,如是安住,
不染「塵相、識執」,
本淨自然顯現,如鏡蒙塵,
塵除明淨自現!
並非另外尚有一明淨可得,
或另外尚有一佛可證,
故此後無須再去追尋,希求,
或者將心待悟........等,
當知:此希求,待悟之心,
亦為六道輪轉之根本,皆為生滅,
以生滅心取證不生滅,
如沙煮飯,終不可得!
密宗下三部「作本尊觀」,
無上部「直觀體性佛」,
亦即直觀本尊之體性
,體性無相,無可撈摸。
觀照之時,妄念如瀑流,無須壓抑,
但了其妄,不追不隨,祇是遇事不染,
即轉妄念為淨念,轉用不轉體。
念頭還是有!
用途不同--
用於六塵八識之分別取捨即為妄念;
用於返聞自性,
或思維以種種方法廣度眾生,度盡眾生已,
實無一眾生得度者,即為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茲恭錄華藏祖師在
「發菩提心義訣」一文中之誡勉,
每每恭讀至此,似感法流湧現,
常不禁心弦震慄,
感愧無已,敬錄於後,
作為本文之總結,實為本文之精髓,
佛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我是已成之佛,汝是未成之佛,
過去諸佛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
我今亦如是悟如是修如是證,望為勉旃。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7-02-03 12: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40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