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51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数位命理街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缘自得法,及本住法,是名二法。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20-11-23 11:13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不二法门”一语出自
《维摩诘所说经》。
“二”意指相对、相待、差别;
“不二”指超越相对、差别。
《维摩经》第九品叫
「入不二法门品」,
经中举出世间法里种种相对性,
例如:生灭、垢净、善恶、明闇,
以至有为无为、生死涅槃,
等等相对法。
维摩居士与诸菩萨讨论怎样才能
超越这些相对问题之绝对答案,
有人认为不动、无念即入不二法门,
有人认为不着于相、
亦不住无相能入不二法门,
而文殊菩萨以“于一切法无言无说、
无示无识,离诸问答,
是为入不二法门。
”最后维摩诘默然无语面对众人,
以显示离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乃至离诸概念才能泯绝差别对待,
悟入平等一如的境地。

慧明法师开示录
佛说诸法空相,又说真空不空;
既说诸有是有,又说诸有非有;说有是幻,说幻亦真;说空是真,说空亦幻;
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说修一切善法,即得正等正觉;方说有为,
又说无为;方说出世,又说入世;既已说法四十九年,又云未曾道出只字;
既说无量法门,又云不可说。无实无虚,即非即是,佛法道理难如,即在于此。
然佛法真理,真实不虚,岂不可说!如修行人,依法起修,以假修真,
修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即假成真,以证无为,是名曰体。以真应幻,
现示有为,是名曰用。依体起用,即相离相,即相是用,离相是佛。
本此佛心,随缘度生,不着有为,不落无为。有为无为,本来不二,
一切一切,皆是如此。只因众生执着太深,说有着有,说无着无,
说一着一,说二着二,所以佛又说有无不二。真妄兼说,随说随扫,
以显不二。其实皆是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到归元、不二法门,
亦不可说。所以者何?圆妙一心,尚不可得,岂可说乎?
昔文殊菩萨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
「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不二之法,如是如是。
诸同学,禅宗本无言,密法更不可说。慧明自愧悟理不深,
前以大家再四请求,未便拂意,开讲之初,即阻记录,
大家固请,只好随缘。而远地同学未来听讲,近复纷函,索求印阅。
本非王膳,大家乃存分食之心,止之不可,更滋惭怍。前后所说一十五次,
不过贡献大家,作临时修持参考之用,理非精深,言亦粗俗,大家必欲刊行,
望切勿多印,以免流行于世,益我罪过。一切法门,言贵了义,
大家若能忘言取义,则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即同废纸;
大家若是执文遗义,亦说等不说,印等未印,此篇言说,亦同废纸。
大家若了心即是佛,则不待言说。此篇言说,更成废纸。望诸同学,三致意焉!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20-11-23 11:1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楞伽,梵名Lanka^ ,
巴利名同。
又作■伽山、■迦山、
楞迦山。意译难往山、
可畏山、险绝山。
相传此山乃佛陀
宣讲楞伽经之处。
据入楞伽经卷一
请佛品所载,
此山系由种种宝性所成,
诸宝间错,光明赫炎,
犹如百千日共照耀金山。
楞伽山《 佛学大词典》
山中有无量花园香树,
微风吹拂,枝叶摇曳,
百千妙香一时流布,
百千妙音一时俱发。
重岩屈曲,处处仙境,
无数众宝共成灵堂、
龛窟,内外明彻,
不能复现日月之光晖,
此山乃古昔诸仙贤圣
得道入化之处。
另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卷一所载,
此山位于南海之滨。
慧苑音义卷下
亦谓其位于南天竺南界
之海岸。
大唐西域记卷十一
与续高僧传卷四
均谓楞伽山系
位于锡兰之山名;
巴利文大史
(Maha^-vam!sa, i.)
则以楞伽为锡兰之别名,
然现代学者大多
反对此一说法。
[新华严经卷六十二、
华严经疏卷五十六、
玄应音义卷七、
东南印度诸国の研究]
清初着名词人纳兰性德
(1655-1685)
曾号楞伽山人

https://read01.com/MJdenx...spxlUzZdg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20-11-23 11:1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00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