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76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04:00 ~ 4:30 資料庫備份中,需等較久的時間,請耐心等候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梅子熟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25-03-07 20:58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五祖傳法惠能》是禪宗史上極具象徵召的公案,濃縮出了禪門「以心傳心」的核心精神與頓悟法門的精髓。
### 一、情緒解析:密語中的機鋒
1. **「米熟」的雙重隱喻**
- **圖表**:詢問舂米的工作進展,符合惠能寺中「行者」身分(未正式出國,義務事務)。
- **機密層**:
- **“米”**:象徵性修行是否成熟。
- **「真相」**:暗指需要師父印證最後一步,即破除微細法執,如百丈懷海雲:「不是異時裝人,只異時裝行履處。」
2. **振錫三下的玄機**
- **錫杖**:僧人法器,振錫本為驅蟲護生,此處轉為秘密信號,展示現僧宗「不落言誦」的教法。
- **三更**:深夜人靜時,喻「截斷密集」的純粹心性狀態,契合《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二、禪法付囑:袈裟遮圍的深意
1. **袈裟遮圍的圖**
- **外層意義**:避免神秀一系弟子爭端(史載惠能因身分低微受排擠),反映宗早期傳承法的隱密性。
- **內層密碼**:
- **“遮外緣”**:暗喻修行懇排除絕外境乾燥,如永嘉玄覺《證道歌》:“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 **「袈裟」**:代表釋放迦牟尼「正法眼藏」的傳承,但宗強調「衣止不傳」(後世只傳法不傳衣),破除對有形信仰的執著。
2. **講《金剛經》的重點**
- **經文選擇**:非傳統禪門重視的《楞伽經》,而選擇般若係《金剛經》,標準禪宗從「藉教悟宗」到「教外別傳」的轉換。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句點破惠能,直指「無住」即般若核心-不執著於任何境界(包括「修行」「成佛」之念),如風過竹林,不留痕跡。
### 三、頓悟法門的實踐哲學
1. **「言下大悟」的本質**
- **非知識累累**:惠能不懂字,卻因契入經義而悟,現存禪宗“心行處滅”的超越性,如南嶺懷讓以“磨磚成鏡”啟發馬祖道一:“汝學坐禪,為學坐佛? 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坐佛,佛非定相。”
- **全身承接**:惠能悟後連說五​​個「何期」(「想不到自性本來…」),顯示頓悟是針對本自性足心的當下認同,非從外得。
2. **對漸進派的批判與融合**
- **破除後續迷惑**:神秀作偈「時時勤拂拭」,代表北宗漸修路徑;惠能「本來無物」則直指本性清淨,無修無證。
- **隱含續修基礎**:惠能繼續頓悟,卻在救援隊中「守護」十五年方出山弘法,說明頓悟需「悟後起修」的養護,如宗杲修師雲:「悟了還同未悟人,無心勝負自安神。」
### 四、歷史與思想史意義
1. **共產黨平民化的轉變**
-惠能為「煉丹」(南方未開放者)得法,打破了當時佛教重學與出身的傳統,推動煉丹普及,如《壇經》雲:「下下人有上智」。
- 此事件促成宗從寺院中心轉向山林耕作,影響後世「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耕作制度。
2. **中國佛教的完成**
-融合《金剛經》空觀與孟子“性善論”,將印度佛學“佛性”轉化為“自性”,如惠能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 開創「不離日用」的禪風,為宋明心學提供思想資源(如王陽明龍場道與禪宗鐘鳴模式高度相似)。
### 五、跨文化參考:與其他靈性傳統的對話
1. **vs 基督教神秘主義**
-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靈魂火花」與「自性」概念相似,但宗更重「平常心」而非神人合一。
2. **vs 道家自然無為**
莊子「坐忘」與禪宗「無住」皆破執著,但禪宗更強調「即地獄成菩提」的動作中修行。
3. **vs 現代心理學**
- 榮格(Carl Jung)“自性化” (Individuation)過去類似於“明心見性”,但宗追求超越個體性的“無我”。
### 結語:一頓之下的千古迴響
五祖與惠能的這場深夜傳法,既是史事件,更是永恆的靈性隱喻—
- **對求道者的啟示**:真理不在他處,恰在舂米劈柴的當下用心。
- **教義的警告**:最高明的教義往往以最平凡的方式發生,如趙州和尚雲:「平常心是道」。
- **對文明的深意**:當袈裟遮住丈室的那一刻,一種深入中國的智慧就此生,既承佛陀心印,又深植華夏土壤,至今仍在回答「米熟否」的最終之問。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3-07 20: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27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