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n


|
分享:
▲
下面是引用相见恨晚于2005-05-6 14:27发表的 以眼为灯: 「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这是圣经〈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二十二节的一句话。我在翻读到这句话时,眼睛亮了一下。一半是因为这句话蕴藏着生命的智慧,人生的启示;一半是因为我看到的这句话,不是印在圣经中,而是出现在历史学者周婉窈所写的《台湾历史图说》的书页上。圣经的语言和台湾历史连结在一起,让我有着仿佛一盏灯点亮暗晦长廊的感觉。
尤其,这句福音伴随着的,是作者还把将近四百年前台湾平埔族的语言译本摘录于其下,以罗马拼音写成的平埔族语言宛然掀唇启口,向着书页之外的我宣读上帝的意旨一般,在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刻,从阴暗的长廊尽头逐步扬声而来。
我知道,这福音与这些罗马拼音文字写成的平埔族文,已经从台湾的土地上消失,成为台湾历史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当一六二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牧师Georgius Candidius来抵台湾之后,进入新港社﹝今台南新市﹞,面对着西拉雅平埔族人说的平埔语,他如何传布福音呢?答案很简单,他进入部落,与新港社的长老、族人一起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使用他们的语言,然后放下他最习惯的荷兰语,改用新港语传教。三四百年前的台湾,南方的湛蓝天空下,每到礼拜之日,从平埔部落简陋的教堂中,「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的美丽的语言,伴随着钟声而存活了。 ....... 有时候眼睛看起来很广阔 但是也是要好好把它做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