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66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吊大筒」可退燒、解酒? 錯!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06-07-26 10:15 |
bao456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35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來源: http://news.yam.com/cna/healthy...25081548.html

高燒不退要打點滴才會退燒?身體疲勞時打點滴體力、精神恢復快?別再相信這些迷思了,中央健康保險局今天表示,一般點滴的營養價值還不如一碗稀飯,民眾與其自費打點滴,不如多吃點飯菜來得實際,且就醫時使用的棉棒、紙膠都已包含在健保給付內,民眾不必再額外付錢給醫院。

回應醫改會訴求,健保局今天就醫療院所較常見的自費項目,包括大量點滴注射、一般材料及自控式止痛三項目,提出呼籲,提醒民眾就醫時應注意,免得白花錢,反成了冤大頭。

健保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表示,以大量點滴注射為例,常有民眾誤以為打點滴可以補充體力或營養,但事實上,一般點滴的營養成分只有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換算下來,要價約新台幣五百元、五百CC的點滴,只含有二十五公克的葡萄糖,營養價值還不如一碗稀飯。

甚至有些人在大量飲酒後,為了解決宿醉問題,也會異想天開的要求打點滴好提神、醒酒,高資彬說,這些人根本不知道酒精是藉由肝臟代謝,打點滴不但沒有用,反倒還會增加腎臟負擔,花錢傷身。

目前健保有給付的點滴注射,僅有在病人需恢復或維持液體、電解質平衡,或提供營養需要、經由靜脈注射藥品及維持中央靜脈壓、動脈壓監視器維持量,其餘狀況,打點滴其實都沒有必要。

高資彬指出,另外一些已包含在健保診療項目支付的一般材料,如棉棒、紙膠、抽痰管、一般導尿管及鼻胃管等,許多民眾也常在不知情下,因而被不肖的醫療院所要求額外支付費用,在當事人誤以為是常態、或小錢不在乎的狀況下,往往沒有申訴,讓健保局也無從查起。

此外,醫療院所常於手術後,提供自費的自控式止痛治療,依健保規定,也僅有安寧居家療護納入健保試辦計畫的癌末病患或末期運動神經元患者才有給付。

健保局強調,這些就醫時常見的自費項目,包括療效及應注意事項,都已經公布在健保局網站上,民眾有需要可多加利用,保障就醫時的權益。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6-07-26 10:19 |
mego 手機 會員卡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貼圖天使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2 鮮花 x94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打點滴後會覺得有精神,主要是因靜躺休息之故,並非來自點滴的效果

表情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錯誤的觀念..原來是休息的關係

表情 非常好又重要的資訊..謝謝顧問分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7-26 10:44 |
pkkbkraa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終身成就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76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疲勞、發燒、頭暈不適
可以補充維他命B群

但是"無眠"到很累的話
再怎麼補充也是沒用的...該睡覺的時候就去睡覺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6-07-26 11: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89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