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主题:电脑族护眼守则
作者:书田眼科诊所 主治医师 吴仁斌
『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59分,在过去一分钟里,全球有八万人上网,速度增长3倍,提醒您:上网过生活,现在正是时候!』在上班的路上,打开收音机可以听到这样的广告,提醒自己,电脑跟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
到了门诊时间,则可以看到一些长期接触电脑的上班族,抱怨眼睛酸涩、疲劳,担心眼睛受损。事实上,电脑终端机的辐射线很低,截至目前为止,亦无医学证明长期使用电脑终端机会对眼睛有绝对性的伤害(如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但使用者仍应注意未来发展。
而临床上常见到的症状,包括眼睛紧绷、酸涩、流泪、视力模糊、对焦困难、头痛….等,主要仍与长时间使用电脑及电脑摆置不当有关。改善之道,应先给眼科医师检查,排除其他眼疾(如屈光不正、青光眼、结膜炎…等),再对电脑的使用及摆置作适视当调整。
在照明方面,以光线不直接射入使用者眼睛,且能看清萤幕,及桌上文件为原则。
注意事项包括:
由于一般办公室内天花板的照明约50~100英尺─烛光,但使用电脑时, 并不需要这么亮,大约可降低50%至25~50英尺─烛光,如此才不会太亮使萤幕影像不清楚。 电脑萤幕、桌面工作空间及周围环境的照明差异(称为反差),要尽量减少。所以多使用间接且柔和的照明会比直接照明好。 若需要使用桌灯时,以照明文件为主,且不会对萤幕产生反光或直射入眼为宜。检查桌灯时,可将室内其他光源关掉,看看桌灯是否对萤幕产生反光。 其他的萤幕反光,可能直接来自窗户,或间接来自键盘、桌上文件、白墙。必要时可加装反光滤镜,但加装反光滤镜会相对地损失部份萤幕可见度,亦须考虑在内。
在电脑终端机的摆置方面,注意事项包括:
1.不论15吋或17吋萤幕,须考虑视标大小、反差、解析度…等,以看得清楚、舒适为原则,萤幕应比眼睛水平视线低10~30度,以免萤幕太高,造成眼球往上吊着看,增加眼外肌的负担而不舒服。。
2.一般距离萤幕舒适距离约45~60公分,比一般阅读距离30~40公分稍远。若要边看文件,边打电脑时,文件最好使用文件置放夹,固定在与萤幕同一平面且靠近一点,才不会经常调整焦点使眼球转来转去,容易疲劳,尤其对有老花眼的人更加吃力。
3.电脑使用者的眼镜度数需作调整,以便适合距离萤幕的焦点,长时间使用时才不会费力。尤其有老花眼的人,若是配戴双光镜片(上层看远,下层看近),由于下层镜片的焦点位置适合阅读,并不适合看电脑,应找眼科医师作调整。
4.配戴隐形眼镜者,作近距离工作时,由于光学原理的关系,比戴一般眼镜需要使用更多调节力,眼睛较易疲劳,也是眼镜族需注意的。
最后要提醒您,专注于电脑萤幕时,眼皮眨眼次数会减少,泪膜无法重新分布来润滑眼球,而易有干涩的现象,所以要提醒自己常眨眼,每隔四十~五十分钟,应起来走动,看看窗外或远处(至少6公尺外),才能使眼内睫状肌放松,而不疲累。这样才能真如广告所言,轻松快乐地『上网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