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am.com/cna/healthy...27485191.html小百科:類諾瓦克病毒
宜蘭縣蘇澳榮民醫院爆發集體感染「類諾瓦克病毒」事件,七十多名病患及醫護人員出現腹瀉症狀。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類諾瓦克病毒感染是一種類似食物中毒的病毒性腸胃道感染,容易發生在人口密集的機關或團體當中。
蘇澳榮民醫院自十月十五日起,陸續傳出病患和醫護人員腹瀉,並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達到高峰,累計已有七十多人出現症狀,疑似感染類諾瓦克病毒。
類諾瓦克病毒(Norovirus)是自限性、輕中度的的腸胃道感染症,對人類易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可以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一至數天,容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類諾瓦克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約為二十四至七十二小時,部分感染者甚至在六十小時後,都可能出現疑似症狀,症狀持續期間約為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主要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痙攣與發燒等,類似食物中毒的病毒性腸胃道感染。
疾管局自二零零四年開始加強監測類諾瓦克病毒,迄今,曾在全台老人之家、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房和身心障礙機構等單位,發生數起散發個案,規模在數人到數十人之間,傳染的途徑可能是經由症狀不明顯的病患和工作人員,傳染給同一單位內的其他病患。
類諾瓦克病毒感染,容易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期,對健康的人通常並不會造成極大的危害。但如果有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則較易發生嚴重的病例。
疾管局強調,想預防類諾瓦克病毒,必須嚴格的遵守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尤其在如廁後、進食或者準備食物之前都要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