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57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放生感應二則(上鑒下因法師/彰化縣員林鎮)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08-11-29 23:52 |
無塵子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2 鮮花 x8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放生得長壽,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8-12-11 22:53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南無阿彌陀佛,隨喜功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1 回到頂端 [2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8-12-11 23:11 |
iamchuck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不知道這位放生外來種牛蛙的法師,在聽到上萬隻牛蛙的「阿彌陀佛」聲之後,
有沒有也聽見更多台灣本土種青蛙,如澤蛙、長腳赤蛙、貢德氏赤蛙等等的哀嚎聲?

牠們的生存空間與食物可是都要被外來強勢物種給搶光,而快要在當地滅絕了。
再說,牛蛙可是會捕食其他體型比較小的青蛙,此文若屬實 ,上萬隻牛蛙不管分批放或是一次放下去,
都是當地無法挽回的生態浩劫。

這位法師也許佛法高深,但在生態知識上完全不及格,懶得攝取宗教領域以外的常識而犯下殺孽,
雖說那些本土種不是法師與信徒有意殺害,卻因無知行為而亡,不知將來造成的業報要如何算起?

也拜託網友在轉貼相關放生文時,想想自己在做功德還是造殺孽?

請參考下列文章 :

有關牛蛙:
資料來源:http://www.froghome.idv.tw/html/c...tesbeiana.html

牛蛙因叫聲如牛而得名,體型大而且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常坐在池邊淺水區域或浮在水面鳴叫。牠們不是台灣的固有種,可能來自於養殖場逃逸或者放生。由於牛蛙的繁殖力強,成體和蝌蚪都會捕食其它他種類的青蛙,對本土蛙類族群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脅,因此應該加強管理及移除。


有關放生:
資料來源:http://e-info.org.tw/issue/biote...ch00111501.htm

七、放生

  放生為當前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民間活動,因而也成為國內常見的外來種引入管道之一。放生活動在東亞及東南亞各國均相當普遍。而除了個人零散的放生外,為宗教祈福的儀式性放生則為另一種為人熟知的放生模式,儀式性放生的動物數量通常相當龐大,原生種及外來種都可能被作為放生動物,由於多數儀式性放生活動僅為放生而放生,缺乏對於生態影響及被放生動物特性之了解,放生的結果除可能因環境不適合致使放生動物大量死亡外,大量的放生更可能會對被放生地點生物帶來危害,甚至造成本土生物的基因污染,如充斥台灣淡水水域的巴西龜、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導致基因獨特性的流失等實例。

  事實上,放生的惻隱之心及美意原是值得尊敬的。然而,若未考慮野生動物的來源、生態因素及未具專業知識下的「放生」行為,往往不能達到積德為善的目的,反而易造成如下述嚴重的連鎖為害:

(一) 商人為供應放生的需要,常不則擇手段濫捕野鳥、海龜等野生動物,造成野生動物大量死亡,加速野生動物的滅絕。

(二) 「放生」後的動物,離開原來的生長環境,常因適應不良而死亡, 僥倖不死者,常造成放生地環境改變或生態上不利影響,間接為害當地原有物種的生存。

(三) 甚至有「捉放曹」現象,將放生的野生動物捉回,再度售予別人「放生」,致形成重複傷害與欺瞞行為,抹殺放生美意。

(四) 在前述惡性循環中,放生人、寺廟及野生動物都是輸家,只有非法獵捕人及商人才是贏家。

  因此,特提出下列建議及呼籲:

(一)「放生」是隨緣的,例如搶救野外受傷或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就是功德之一。

(二)應立即停止目前已經變質的商業性「放生」活動。

(三)把放生的錢及活動,用來共同宣導不捕、不食、不殺的保護觀念,甚或成立基金會、購置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或支援政府及研究機構保護野生動物有關的管理措施或調查研究。

(四)教導大眾立即停止非法獵捕及販賣行為,一經查獲即嚴予移送法辦。

  畢竟,善心必須加上智慧及專業知識才能貫徹實現保護野生動物及普濟眾 生的弘願。否則,造成「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更違背慈悲為懷的美意。


[ 此文章被iamchuck在2008-12-22 12:42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8-12-22 11: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64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