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21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頭痛之証治(轉貼)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05-01-17 03:24 |
阿呆魚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記者薛桂文/專題報導】

中醫師楊麗姝指出,許多有慢性頭痛的人,往往長期依賴止痛藥,但藥物易有副作用,能少用最好少用;此時,不妨配合穴道按摩,針對太陽、百會、太衝三個主要穴位,可有助改善症狀。

一、太陽穴

穴道位置:從眉毛和外眼角的中點,向後延伸約一橫指的地方,就是太陽穴。

按摩手法:輕輕握拳,以大拇指指關節壓在穴道上,由內而外按揉,並向外推,按摩約10秒鐘、休息5秒鐘,如此重複約5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

治療效果:疏風散滯、清熱明目;主治頭痛、眼痛、偏頭痛、感冒、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

二、百會穴

穴道位置:耳朵向前摺,耳尖延伸一直線到頭頂,與頭頂正中直線交會處,即百會穴(此穴也是督脈的起點)。

按摩手法:手微握拳,以大拇指的指掌關節按揉穴道10秒鐘、休息5秒鐘,反覆按摩5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

治療效果:開竅寧神、平肝息風、升陽固脫;主治頭痛、暈眩、失眠、高血壓、神經衰弱、子宮脫垂等。

三、太衝穴

穴道位置:位於腳背上,從大拇趾與次趾間的趾縫,向後延伸約兩吋處,即太衝穴。

按摩手法:將右腳置於左膝上,以左手中指指腹按壓於穴道上,由下往上按揉約10秒鐘、休息5秒鐘,反覆按摩5分鐘,左腳重複同樣手法也5分鐘,每日早、晚各一次。

治療效果:平肝、理血、通絡;主治頭痛、暈眩、失眠、高血壓、調經等。

【2004/10/25 民生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1-17 03:25 |
阿呆魚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台北市立中醫院內科醫師楊麗姝指出,大部分頭痛都沒有生命危險,但處理上仍須謹慎;一般而言,頭痛分三大類:急性頭痛、症狀性頭痛、以及慢性頭痛。

她表示,急性頭痛可能是腦動脈瘤破裂、腦腫瘤等原因所致,可能發生如球棒重擊般的爆炸性疼痛,或是鈍痛、悶痛,也常伴隨嘔吐、單側肢體麻木、或短時間的意識喪失,此時應送急診治療,中醫的療法恐緩不濟急。

症狀性頭痛則是因感冒、發燒、經前症候群、宿醉等引發的頭痛,通常,只要這些病因改善,即使不特別處理,頭痛也會消除。

楊麗姝說,慢性頭痛又分為:情緒緊張所引起的,常合併肩頸僵硬,多在天氣寒冷、季節交替、下午發作;憂鬱引起的,多在清晨發作;以及原因不明的偏頭痛,特徵是疼痛多發生在頭側太陽穴附近,可感覺血管劇烈收縮,可能伴隨嘔吐、腹瀉。

楊麗姝指出,中醫治療頭痛,也講辨證論治,分為「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頭痛」是外邪襲犯,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而頭痛,臨床上又可分三種不同成因:

1.風寒頭痛:風寒外邪所致,頭痛會連及頸背,遇風寒尤易加重,治療上宜疏風散寒,常用方劑有「川芎茶」等。

2.風熱頭痛:外風夾熱邪所引起,除了頭痛,也會有咽喉腫痛、發燒、便秘、小便赤熱等症狀;治療上宜疏風清熱,常用方劑如 「桑菊飲」。

3.風濕頭痛:外風夾濕邪所致,頭痛時好像有東西包住頭一樣,還會有胃腸悶脹、食欲不振、遇陰雨天會特別加重。治療上宜疏風祛濕,常用方劑如「羌活勝濕湯」。

至於另一類「內傷頭痛」則多因久病造成內傷,以致氣血不足,或身體循環不佳,阻塞經絡而引發頭痛。臨床上也可分三種:

1.肝陽頭痛:頭痛部位多在頭頂及兩側,且可能伴隨眩暈、煩躁、咽乾口燥,治療上宜平肝潛陽,常用方劑如「天麻鉤藤飲」。

2.痰濁頭痛:這種頭痛感覺多為「昏矇」,且痰多惡心、身重如山,治療上宜化痰通經絡,常用方劑如「半夏白朮天麻湯」。

3.氣血虛頭痛:疼痛多半不算嚴重,是因疾病纏身日久,心悸氣短,勞累時會加劇,治療上宜補氣補血,常用方劑如「聖愈湯」。

此外,楊麗姝也提醒,習慣性頭痛的人,日常睡眠應充足,每天最少7小時,且生活要規律,最好在晚上11點前上床,因晚上11點到半夜2點是肝經、膽經運行的時間,此時最好多休息;且應避免壓力,有適度運動,同時少碰菸、酒、咖啡、乳酪、巧克力、熱狗等易引發頭痛過敏的食物。

【2004/10/25 民生報】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1-17 03:2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26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