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8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修行的基礎在「定位」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15-07-19 11:3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近代高科技:GPS 定位導航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英語: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簡稱GPS),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是美國國防部研製和維護的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
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
全球定位系統可滿足位於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間的軍事用戶連續精確的確定三維位置、三維運動和時間的需要。
該系統包括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地面上1個主控站、3個數據注入站和5個監測站及作為用戶端的GPS接收機。
最少只需其中3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用戶端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聯接到的衛星數越多,
解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
該系統由美國政府於1970年代開始進行研製並於1994年全面建成。
使用者只需擁有GPS接收機即可使用該服務,無需另外付費。GPS信號分為民用的標準定位服務
(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軍規的精確定位服務(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兩類。
由於SPS無須任何授權即可任意使用,原本美國因為擔心敵對國家或組織會利用SPS對美國發動攻擊,
故在民用訊號中人為地加入選擇性誤差(即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確度,
使其最終定位精確度大概在100米左右;軍規的精度在十米以下。2000年以後,
柯林頓政府決定取消對民用訊號的干擾。因此,現在民用GPS也可以達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統擁有如下多種優點:使用低頻訊號,縱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當的訊號穿透性;全球覆蓋(高達98%);
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於雙星定位系統,
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7%90%83%E5%AE%9A%E4%BD%8D%E7%B3%BB%E7%BB%9F
全球定位系統維基百科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7-19 11:36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六祖:若自不悟,
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
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7-19 11:41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修行定位-佛道.菩薩聲聞緣覺道人天道....

淨空法師:
我們現在,佛在經上也常講,我們迷惑顛倒、邪知邪見,不但污染,
而且還變成五濁惡世,染污到了極處。
諸位必須要知道,迷邪染是意地上面的,不是本性,
性上面決定沒有迷邪染,稱之為三寶。
迷邪染是意地裡面的,我們講意識、意根,這個是迷邪染。
自性怎麼會有迷邪染?自性要是有迷邪染,事情可麻煩了,
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明心見性!
自性裡頭沒有,只有覺正淨,沒有迷邪染;可是意裡面就有,
意裡面有迷邪染,也有覺正淨,這要知道。
覺悟之後,意就是覺正淨,迷惑的時候意就是迷邪染。
永嘉大師說「分別亦非意」,我們細細玩味他這句話。這稱之為三寶。
從這個三寶『出現寶光』,這個寶光是什麼?如果我們具體來說,
就是「大方廣佛華嚴」,這是出現寶光。
大方廣佛華嚴是什麼?就是一真法界,
就是我們講盡虛空遍法界的依正莊嚴,
這是從自性三寶裡面變現出來的。
佛在這個經上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心就是心性,自性能現,自性是覺正淨;識是能變,
心性是能現,識是能變,把一真法界又變成了十法界。
一真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識變的,識就是意,意變的。
因為意有迷邪染,迷邪染的程度不相同,變出來的境界就不一樣,
要細說說不盡,無量無邊。境界都是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變化出來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7-19 11:4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慧律法師师:修行不能弄错方向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這個妄識心本來就是空的,
知道我們這一顆真心是本來具足的。所以,
如果你是一個大修行人,你就知道怎麼下手。

你看到善、惡,你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善,引起你的動念,
這一顆是意識心;你嫉惡如仇,你的動念這一顆是意識心。

為什麼六祖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麼時,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
所以,真心才是修行的依據,你修行用錯了方向,會很慘,
會很麻煩的,你每天都在重復情緒的高潮、低潮,
看這個人對、看這個人壞。

真正持戒的人,是不會看眾生的過失的,現在修行人有一個通病,
比如說我今天練不倒單,他就覺得自己很不得了,
我練這個不倒單,然后看到別人倒單睡了很久,
就認為:你這個業障深重,你要像我這樣不倒單!

諸位,不倒單本來是要破除五陰,降伏自我,超出現三界的,
真心是無心,真心無念、無相、無住,可是現在練不倒單,
卻拿這個不倒單來驕傲自己,就卡在一個有不倒單而變成自我安慰、
自我高超,變成是法不平等,有其高下。

諸位,我們今天日中一食,很好。你今天不倒單,師父贊嘆你;
你今天日中一食,我也贊嘆你;但是千萬記住,所有的修行,
包括持戒清凈,都是為了降伏自我,不是跟別人比較,
比較是生滅法,降伏自我是清凈法,修行一定要弄對方向!

所以,真修行人不見眾生過,若見眾生過,自非卻是左。
因此,真正進入修行狀態的人,所有的過失,都在內心的起心動念,
真修行人,只會看自己的過失,只會冷靜檢討自己的過失,
不會去看眾生的過失。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7-19 11:46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人身難得的比喻
• 「盲龜浮木伸頭」:出於【雜阿含經】卷十五,
譬如在大海裏有一隻瞎眼的烏龜,牠的壽命是無量劫,
差不多一百年才伸頭出海面。在大海中有一根木頭飄浮著,
這根浮木中有一個孔。瞎龜的頭一伸出來,
剛好伸進浮木中的那個孔裏,這個機會真是太難得、太巧合了。
所以佛陀對阿難說:「凡夫漂流五趣,欲得人身,
可以說比那隻盲龜要鑽入浮木的孔更難。」

•「爪土及大地土」:出於【雜阿含經】卷十六,一天,
佛陀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然後撒掉,指甲上還剩下一點塵土。
佛陀便問祂的弟子:「我指甲上的塵土多,還是地上的土壤多?」
當然是地上的土壤多,但為何佛陀仍需要問呢? 佛陀是為了教化,
繼續說道:「我們現世的人,死了以後來生再得人身,
數量就像我指甲上的土;死了以後不能得人身,就像大地的土。」
佛陀正要暗示能再擁有人身是很難得的。

•「高山垂線穿鍼」:出於《法苑珠林》卷二十三,
須彌山是最高的山,佛陀想比喻從須彌山上垂一條線下來,
山下放一個繡花針,線能否一掉下來就穿進針孔呢?
這就是說明得到人身的機會是這樣渺茫的,
我們就好像須彌山上要掉下來的那條線,恰巧就穿進人道這個針孔,太難得了。

看了以上的比喻,我們會發覺擁有人身真的是很難得,可能比想像中更加難得。

人身固然難得,但如果想再進一步學佛修行,
那麼,不單只要得到人身,還要擁有「暇滿」的人身。
「暇」是閒暇的意思,也就是有時間;「滿」是圓滿的意思,
也就是有足夠的條件。「暇滿的人身」,
是指不會投胎到沒有修行機會的地方,
或是轉生為不俱足修行條件的眾生。一般而言,
俱足「八種有暇」和「十種圓滿」的十八暇滿人身,才有機會學佛。
以下介紹何謂「八無暇」及「十圓滿」:

八無暇

「八無暇」是指缺少閒暇和機會學佛的八類眾生:
1.地獄:地獄道被無盡的痛苦所折磨,不可能聽聞佛法。

2. 餓鬼:餓鬼道在飢渴之苦中過日子,沒有機會修行佛法。

3.畜生:畜生道愚痴迷惑,無法理解佛法的意義。畜生種類不一,
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
或互相吞噉,受苦無窮。

4.長壽天: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之無想天;無想者,
以其“心想”不起,外道修行多生此處。
長壽天的天人迷於定境,對佛法沒有興趣。

5.邊地:此地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
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6.邪見:雖具世智辯聰,唯沈迷學習外道經書,不信三寶、
因果、出世正法的邪見者。

7.無佛:由於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
(即無佛出世或佛法滅後),不得見佛聞法的人。

8.瘖啞愚痴:此等人雖生在有佛法地方,然而業障深重,
過於愚痴或聾或啞等諸根不全,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

前四類眾生是因為沒有獲得人身,而無暇(沒有時間)修行。
後四類眾生是已獲得人身,卻沒有機會學佛修行的眾生。

如果你沒有生於「八無暇」的條件下,
這表示你已得到了寶貴的人身。但想修行佛法,
還需要俱足十種圓滿的修行條件,稱之為「十圓滿」。

註: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奉持八關齋法,可對治此八無暇。

十圓滿

「十圓滿」分為兩類:一類是五種自己必須具備的圓滿,
稱為「五自圓滿」,另一類是五種他人給予自己的圓滿,稱為「五他圓滿」。

 五自圓滿:
1.投生人道。
2.生於佛法興盛的地方。
3.諸根俱足。
4.未犯五無間罪(或叫他人犯或隨喜他人犯)。
5.對佛、法、僧三寶有真實信心。

 五他圓滿:
1.值佛出世:如果沒有佛降臨人間,世界上也就不可能有佛法。
2.佛轉法*:如果佛已出世,但沒有說法,我們也得不到利益。
3.佛法住世:佛說了法還不夠,佛的教法還沒有衰滅,仍然流傳著。
4.無論各種階級、種族的人,都能自由地修學佛法,
即佛法住世而自己也能自主地進入、追隨佛法。
5.有善知識將佛法傳授講解給我們,教導我們如何依法修行。

(在五他圓滿中,亦有將第四點刪除,而改作“有善心施主的供養”。)

結論
有些人在生活上遭遇到挫折,可能是經濟上、感情上或健康上,
很容易便會想到自殺,他們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實,又或心想再投胎一次,
或許可以換個比較好的身軀,從新開始……可是,他們不知道,要再得人身,
等於那隻盲龜在大海裏要鑽入浮木的孔一樣,機會率差不多等於零。
人身已經難得,寶貴的暇滿人身就更加難得了。
可能,大家會心想自己現在已學佛修行,
不正就表示今生已得到了暇滿人身嗎? 對是對的,
其實,這是來自過去世所累積的福德資糧,
如果不好好珍惜今生去學佛法修行,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那麼福報用盡時,一旦失卻人身,便萬劫不復,到時要再想得人身,
實在太難了,故大家要好好珍惜此生及此身呀!
http://vajrayana.asso.fr/Chinois/...ect_life-C.htm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5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7-19 11:5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54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