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这名词,通常用来描述,
那些可以被肉眼测量与观察的物体。
当用在现象或抽象物体(abstract object)时,则是描述,
我们所能理解,存在于这世界上的。通常被认为是宏观的长度尺度,
大致在1毫米至1公里之间。
宏观这词语也可指引为大尺度观点;那就是,
只有从大尺度才能得着的关点。
一个宏观的立场可以被认为是一副大图画。
宏观的观察一个皮球,只能看到一个球;而微观的观察,
则可以看到一层厚厚的皮,皮上有许多绉纹与裂缝(经过显微镜观察),
或者将尺度变得更细微,则可看到一团群集着的球状体的分子。
在物理学里,宏观是一种与观察的对象,有密切关系的物理特性。
如果观察的是银河,那恒星只是个微观的实体,
虽然恒星的尺度的数量级大大超过我们。另外,钱学森提出,
现代科学应当将原有的「宏观」和「微观」
概念扩充为五个,即:渺观、微观、宏观、宇观和胀观。
维基百科*
微观的英文是“micro”,原意是“小”。微观与“宏观”相对。
粒子自然科学中一般指空间线度小于10-7~10-6厘米的物质系统。
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及与之相应的场。
基本粒子也有其内部结构。
观世界的各层次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服从量子力学规律。
在社会科学或者广义的概念,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
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
有时候,我们还常常用到中观这个概念,即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在自然科学中,微观世界通常是指分子、
原子等粒子层面的物质世界,
而除微观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被称为宏观世界。
有时候, 我们又将宏观世界特指星系 、宇宙等物质世界,
而将人类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世界称为中观世界。
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
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 ,叫做宏观科学,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 通常把从小的方面、
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观方法。
比如说,研究某种社会总体发展规律的科学,
我们称之为宏观社会学;研究某个社会特殊现象、
局部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社会学。
又比如,从整体上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学;
从局部的深层次上研究某种经济现象的科学,我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
微观- 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宏观和微观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 ,这是必然的,
而且其中的矛盾纷繁复杂并时刻变化。
同时,这也就是辩证法的精髓所在了。
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克服旧的矛盾,
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矛盾。
宏观微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没有宏观,也就无所谓微观;
反之亦然。 哲学范畴里到处都是这样的矛盾,比如整体与局部、
质与量、存在与思维等等。 如果要在宏观上把握大局,
就要抛弃微观的影响 ,比方说宏观调控就是这样。
如果代表了微观的利益 ,那自然就会不断放大微观的比重 ,
以达到影响宏观、服从微观的目的 。
宏观是建立在微观之上,是微观的积累到一定的产物,
从整体和部分来讲,宏观是微观的集合。
两者是统一的,微观和宏观只是一个角度,
微观的影响会制约着宏观的发展.所以必须全面分析问题。
互动百科*
佛教的世界观—慈诚罗珠堪布
http://www.punz.net/index.php/%E4%BD%9B%E6%95%99%E7%9A%84%E4%B8%96%E7%95...%BE%85%E7%8F%A0%E5%A0%AA%E5%B8%83/华严经的宇宙观 从天文学看宇宙人生的世界
http://shaku8.biz/zz...q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