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34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依他起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19-03-18 15:00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
形相不斷地轉換,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局限的;
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猶如水結成冰,
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
黃 國 達
中觀對於諸法實相的探討,乃綜合了般若經與阿含經的空義,闡發緣起性空的中道正見。
如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中觀即是不落偏執的、對立的思考和認知模式,直觀事物的真實狀態。
空即是無自性,其中對於自性見的破除,更是不遺餘力。而無自性空,
在般若經常以空、無相、不可得、無所住、緣合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
在阿含經中則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離、斷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而中觀則以緣起觀來把握。
「緣起」是什麼?「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一切法因緣和合即生,因緣離散即滅,「因」指主要因素,「緣」指其他眾多因素,
沒有一法可以例外。我們每一剎那所見聞覺知的現象都是緣起,大至宇宙、星辰、山河大地,
小至人體的細胞、分子、原子、量子都是緣起,
遠至他方世界、天堂地獄,近而鄰里居室、身心活動,無一不是緣起的展現。
如何分析緣起?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因果關聯的分析:
例如一個公司由集資創立、招募員工、購置設備、經營業務而成為信譽卓著的公司,
可以分析它有今日成果的主因和助緣。二、相待(相對)關係的分析:沒有大就沒有小,
沒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沒有煩惱就沒有覺悟,沒有評量就沒有分數。
當因緣條件改變則事物隨之改變,如前述的例子,若公司經營不善,則形象破壞;
評量標準提高,分數就會降低;覺悟事情的真相,煩惱就會減少。
若不能透過智慧看到因緣條件,而只是以合理化的心態看待事物,
則不容易看到真相。而一般人由於預存許多見解,以致沒有辦法真正的看到事物全然的風貌。
那麼「自性見」又是什麼?「自性」指自己成立、自己存在有實在性,固定化、
單一化的性質,不從緣起。「自性見」就是覺得雖然有些事物是緣起,而有些事物是有自性的。
對事物有實在感、固定感、單一感。各式各樣的預設觀點、主觀認定,
也都是自性見的表現。而無自性就是沒有絲亳的「自性」可得。一切法從緣起,
所以無自性,既然無自性,就只有依緣而生滅,沒有任何非緣起的存在。
破除自性實有的執著,對事物即不再有主觀的投射和對立的偏執,而能見到事物真實的呈現。
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形相不斷地轉換,
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局限的;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
猶如水結成冰,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相融合。
自性見的生起並不會改變事物的「無自性」的基本性質,
自性見只會使我們的心扭曲、蒙蔽,以為事物如自己所以為的那樣,
是個別存在、孤立、單一而有實體的。
這種錯誤的認知使人不自覺地認定有一個實在的自我要維護,
有實在的東西可以讓人快樂或痛苦,所以也就有實在的擁有或失去;
而這種錯誤的認知正是使人陷入煩惱的根本原因。當一個人智慧開啟,
明了無自性,破除自性見,則能明了緣生緣滅的真相,不再去執取那些無法捕捉的幻象,
放下即是自在,行所當行,受所當受。心靈即呈現明覺、柔軟、開放、寧靜、喜悅的品質。
一個人如果對於金錢有自性見,就會以為金錢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
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常常不自覺地積聚財富,看到銀行存款數字愈來愈多,
想了就陶醉;若是金錢損失或收入減少,或即將失業,就惶惶不可終日。
依緣起的智慧,觀照到金錢的無自性,明白金錢只是一套世間法的交換機制,
可以將每個人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透過彼此認可的方式換成金錢,
當需要時再由這些金錢換成自己想要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所以這整個過程就是緣起。
由此可知金錢是流動的、緣生緣滅的,有來也有去,重要的是透過什麼因緣得到,
用在什麼因緣上,如果正當(正命)所得,用在家庭日用、儲備或保險、布施供養、
經營事業,那是不致於生煩惱的。因為有智慧,知道金錢的無自性空,
所以不會被金錢綁住,成為金錢的奴隸;量入為出,生活簡單,樸實無華,
自然不需強求高所得;或收入比別人少而自卑。因為高所得和低所得是相對的,
不是絕對的,而金錢只是流通系統的中介而已,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有此認知,
就可以接納當下的因緣。積聚而不知運用,等於沒有用,妥善運用金錢,才能夠發揮金錢的價值。
對於金錢的正確認知就是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消除煩惱,而布施、供養,更能增長福報
,因果循環,果報(回餽)就是金錢不虞匱乏。
其次,如果對於愛情生起自性見,也會以為愛情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
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終生遺憾!因此,年輕人憧憬愛情的浪漫,一旦失戀,就萬念俱灰!
其實,愛情也是緣起無自性的,人們心中總有一幅理想對象的圖像,當與對方接觸時,
她(他)的面貌、動作、笑容、言談剛好符合這幅圖像,
於是立即來電(心動)了,愛情降臨了!可見愛情也是因緣所生法。
同時,愛情也是相對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主觀的投射,
沒有絕對性。既然如此,一旦因緣改變,如心境、想法改變,或習以為常,
失去新鮮感,不再相互吸引,感情就要變質了!這時就得受苦了!
有智慧的人觀照愛情的緣起無自性,愛情的發生是大自然的驅策力,
由於荷爾蒙的分泌和內心的想像而生起,當這些因素消褪,愛情隨之消褪!
愛情只是一種感受和互動關係,如果把它當成一樣東西來追求,那就沒有看到真相。
愛情沒有實在性、固定性,也無法由整體的生命中分割、孤立出來,
只是雙方人格與經驗所產生的子投影、幻相罷了!有什麼可以執取而放不開、捨不掉的呢!
明白好感只是好感,當意見發生爭執時,生活習慣有衝突時,就會覺得討厭。
無自性空,沒有絕對性,這就是真相。
沒有執迷、沒有幻想,回到真實的當下。以柔軟心、珍惜心、關懷心,
活在當下的互動中,沒有煩惱,內心喜悅、自在,這就是中觀智慧的展現!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19-03-18 15: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23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