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_chang

|
分享:
▲
水中與咬鉛差在哪裡? 1.體積與密度 2.形狀 請將一顆咬鉛(先假設3B的)與一顆-3B的水滴型水中放在桌上 再比對一下截面積誰最大,面積越大受力越大,反之越小 因此更能抓住二流目的動向,且因體積大密度小 在流水的推擠下會產生小小的擺盪作用,對於自動晃餌稍微有一點小小的幫助 但也必須看水中的形狀而定啦,不過請注意幫助真的不大喔,千萬不要太相信廠商說的會自動晃餌的鬼話 還是勤快一點自己多提竿輕晃一下釣餌才是正道 飛碟型的就非常不理想,因為當碰到二流目稍急一些的時候 那就不叫擺盪晃餌,應該叫做瘋狂甩餌了 而咬鉛因截面積小密度大,對於流的敏感度相對遲鈍很多
一般咬鉛除了用來調整殘存浮力之外,另一個功能就是將釣組限制在指定的釣棚內 為了能讓釣組在水下表現得自然一點,咬鉛數量應越少越好
至於誘餌在外礁怎麼打~~~~ 1.打腳邊,也就是說越靠近自己的磯際上 2.先打一勺到你想放釣組的點,然後看誘餌會往哪個方向散掉 比方說往右邊散掉,此時你就將誘餌往設定釣點左邊距離三~五米的位置打誘餌
最後有關上礁應帶幾隻竿子的問題建議你先確釣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上氣象局網站查一下當天流水及天氣海象,先做功課比較實在啦 一般來說帶一支一號到1.5號當主打,配2000到3000型捲線器 再帶一支3號配4000到5000行的當備用就很好操作了
外礁作釣不比在本島安全,因此救生衣釘鞋千萬不能少 更不要因為熱而脫掉救生衣!! 釣魚只是娛樂,安全最重要 刺龜盜餌是生理本能,若是釣到了還是放條生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