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_liang

|
分享:
▲
政府绩效管理的意涵至少需满足四類行动者的需求,其中藉由绩效管理來确立民主政体的课责制度是下列何种行动者的需求? 孙本初老师 政府绩效管理的意涵至少需要满足以下四类行动者需求: (一)对民选的行政首长而言:藉由绩效管理可强化对文官系统的政治控制力。 (二)对民选的议会代表而言:藉由绩效管理可确立民主政体的课责制度。 (三)对文官系统内从事革新工作的管理者而言:藉由绩效管理可以控制行政流程、持续改善生产力和品质以及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四)对于一般执行政策的文官成员而言:绩效管理具有领航的作用,藉由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指标,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管理者的工作要求和个人的任务重点。
領导行为模型中有一派「連续性行为」的領导风格,下列何者是该「連续性行为」的重要风格? 李克特(Likert)连续性領导理论 (1) 系统一:剥削的权威 (2) 系统二:仁慈的权威 (3) 系统三:谘商的民主 (4) 系统四:参与的民主 这题出的很烂
非营利组织与公共行政皆是为人民提供所需之服务,因此效率只是一种评估的方法而非目的。请问以上的論述是指非营利组织的何种精神与作法值得公部门參考? 考的是国文,跟理解力有关
下列何者不属于民主多元社会中政府机关常見的集体决策型态? A論证說服型B价协商型C脑力激荡型D层级命令型答案原本是c d-政府行政机关最常见政策评估的目的,一般可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兩類目的,请问下列何者不是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之一?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 1.为延迟作成决定。 2.为规避责任。 3.为进行公众关系。 4.为符合经费补助要求。 5.为伪证、掩饰与攻击的需要。
「以绩效为基础的组织」是政府再造运动中那一种组织设计观念?国家绩效评估(NPR)所推动结果导向之组织设计观念

[ 此文章被mark_liang在2011-09-18 13:41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