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佛学大辞典/五教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 (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 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 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 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 五教章冠注上一曰: 「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 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 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 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 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 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 四顿教,五圆教。」 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 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 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 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 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 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 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 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 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 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 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 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 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 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 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 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 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 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 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 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 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 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 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 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 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 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 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 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 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 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 (二)为同宗圭峰所立, 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 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 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 二、小乘教,如前。 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 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 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 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 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