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大智度論卷第六*
如鏡中像者,如鏡中像非鏡作,
非面作,非執鏡者作,亦非自然作,
亦非無因緣。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以是故非鏡作。
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
何以非自然作?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
待面然後有。以是故非自然作。何以非無因緣?若無因緣應常有;
若常有,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
諸法亦如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無因緣。
云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故,
諸法屬因緣故,是以非自作。亦非他作者,自無故他亦無,
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他作有二種:若善、若不善;
若善應與一切樂,若不善應與一切苦。若苦樂雜,
以何因緣故與樂?
以何因緣故與苦?若共,有二過故,自過、他過。
若無因緣生苦樂,人應常樂,離一切苦;若無因緣,
人不應作樂因,除苦因;一切諸法必有因緣,愚癡故不知。
譬如人從木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如是等種種各有因緣。
是苦樂,和合因緣生:先世業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緣,
從是得苦樂;是苦樂種種因緣,以實求之,無人作,無人受,
空五眾作,空五眾受。無智人得樂,淫心愛著,得苦生瞋恚;
是樂滅時,更欲求得。如小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
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
亦為得道聖人所笑。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復次,如鏡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人眼;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不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
問曰: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鏡人、有明,
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
云何言實空不生不滅?答曰: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
是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緣無所用;
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
因酪先有故;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
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緣,
乳亦不自在,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有,如是無邊,
皆有因緣。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
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如偈說: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非面作,非執鏡者作,亦非自然作,
亦非無因緣。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以是故非鏡作。
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
何以非自然作?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
待面然後有。以是故非自然作。何以非無因緣?若無因緣應常有;
若常有,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
諸法亦如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無因緣。
云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故,
諸法屬因緣故,是以非自作。亦非他作者,自無故他亦無,
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他作有二種:若善、若不善;
若善應與一切樂,若不善應與一切苦。若苦樂雜,
以何因緣故與樂?
以何因緣故與苦?若共,有二過故,自過、他過。
若無因緣生苦樂,人應常樂,離一切苦;若無因緣,
人不應作樂因,除苦因;一切諸法必有因緣,愚癡故不知。
譬如人從木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如是等種種各有因緣。
是苦樂,和合因緣生:先世業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緣,
從是得苦樂;是苦樂種種因緣,以實求之,無人作,無人受,
空五眾作,空五眾受。無智人得樂,淫心愛著,得苦生瞋恚;
是樂滅時,更欲求得。如小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
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
亦為得道聖人所笑。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復次,如鏡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人眼;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不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
問曰: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鏡人、有明,
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
云何言實空不生不滅?答曰: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
是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緣無所用;
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
因酪先有故;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
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緣,
乳亦不自在,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有,如是無邊,
皆有因緣。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
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如偈說: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