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
图 1.
 图 2.
 法亦顿亦渐* 楞伽经: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 为净心现流故而请佛言: 「世尊!云何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为渐次净?为顿净耶?」 佛言:「大慧!渐净非顿。 如庵罗果渐熟非顿,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亦复如是渐净非顿; 如陶师造器渐成非顿,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亦复如是渐而非顿; 譬如大地生诸草木渐生非顿,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亦复如是渐而非顿。大慧! 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伎术渐成非顿,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 亦复如是渐而非顿。 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 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 如日月轮一时遍照一切色像,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过习,亦复如是, 顿为示现不可思议诸佛如来智慧境界; 譬如藏识顿现于身及资生国土一切境界, 报佛亦尔,于色究竟天, 顿能成熟一切众生令修诸行; 譬如法佛顿现报佛, 及以化佛光明照曜自证圣境,亦复如是, 顿现法相而为照曜,令离一切有无恶见。 「复次,大慧!法性所流, 佛说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 妄计性所执因相,更相系属, 种种幻事皆无自性, 而诸众生种种执着取以为实,悉不可得。 海印三昧《华严经》所依之根本定。 为十种三昧之一。又称海印定。 法藏《妄尽还源观》云(大正45‧637b)︰ 「海印者,真如本觉也, 妄尽心澄,万象齐现, 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 海水澄清无象不现, (中略)所以名为海印三昧也。」 如同大海,无风之时, 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印现。 无去无来,不一不异,非有非无。 如来之智慧海,识浪不生, 澄停清净,至明至静,顿现一切众生之心念, 同时亦现三世一切法门, 应度之众生和应说之法门一时出现, 无前无后,如大海之映现列宿星月, 故称海印三昧。 此海印三昧是《华严经》〈贤首品〉 所说的十种三昧之第一种, 亦为其他九种三昧之根本, 也象征着《华严经》的根本理趣。 〔参考资料〕《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 〈虚空藏菩萨品〉;《华严经文义纲目》; 新译《华严经》卷十四;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一四; 《大宝积经》卷二十五; 宇井伯寿《佛教泛论》。 海天一色 海印三昧 梵语 sāgaramudrā-samādhi。 又作海印定、海印三摩地、大海印三昧。 华严家以此三昧为华严大经所依之总定。 佛说法前,必先入定思惟法义, 以及审查根机。如说法华时, 入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时, 入等持王三昧;说涅槃时,入不动三昧。 华严经七处八会中,每一会均有别定, 即第一会入如来藏三昧, 乃至第八会入师子奋迅三昧。 海印三昧即此七处八会所依之总定。 海印者,约喻以立名,即以大海风止波静, 水澄清时,天边万象巨细无不印现海面; 譬喻佛陀之心中,识浪不生,湛然澄清, 至明至静,森罗万象一时印现, 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无不现。 华严大经即依此定中所印现之万有而如实说, 故称此为海印定中同时炳现之说。 〔旧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 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五虚空藏菩萨品、 华严经孔目章卷四、华严经探玄记卷四、 华严五教章卷一〕 p4165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华严经》所依之根本定。 为十种三昧之一。 又称海印定。 法藏《妄尽还源观》 云(大正45‧637b)︰ 「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尽心澄, 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 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象不现, (中略)所以名为海印三昧也。」 如同大海,无风之时,澄波万顷, 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印现。 无去无来,不一不异,非有非无。 如来之智慧海,识浪不生,澄停清净, 至明至静,顿现一切众生之心念, 同时亦现三世一切法门, 应度之众生和应说之法门一时出现, 无前无后,如大海之映现列宿星月, 故称海印三昧。 此海印三昧是《华严经》〈贤首品〉 所说的十种三昧之第一种, 亦为其他九种三昧之根本, 也象征着《华严经》的根本理趣。 〔参考资料〕 《大方等大集经》 卷十五〈虚空藏菩萨品〉; 《华严经文义纲目》; 新译《华严经》卷十四;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一四; 《大宝积经》卷二十五;宇井伯寿 《佛教泛论》。
|